迈出坚实步伐,谱写崭新篇章——哈尔滨市“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蓝图初绘
黑龙江
黑龙江 > 资讯 > 政务 > 正文

迈出坚实步伐,谱写崭新篇章——哈尔滨市“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蓝图初绘

自动播放

10月30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首场活动,哈尔滨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亚飞围绕哈尔滨市“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和主要成就作主旨发布。

哈尔滨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 李亚飞

哈尔滨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 李亚飞

李亚飞介绍,“十四五”以来,哈尔滨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有效应对世纪疫情严重冲击和复杂严峻形势,坚决扛起维护国家“五大安全”、建好建强“三基地一屏障一高地”重大使命责任,落实建设“六个龙江”、推进“八个振兴”部署,加快打造“七大都市”,实现发展质效持续性向好、空间格局战略性拓展、治理效能系统性增强、知名度美誉度历史性跃升,“十四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即将胜利完成,高质量振兴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是经济发展向新提质。地区生产总值迈上6000亿元新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较2020年增长21%。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哈工大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等重大科技设施建成投用,新增(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1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15家,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17项,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2.69%,比2020年提高0.4个百分点。环大学大院大所创新创业生态圈加速构建,科技大市场、哈工大先研院等各类成果转化平台效能持续释放,累计就地转化重大科技成果超1000项。产业升级步伐加快,航空集群、绥哈大齐生物制造集群、电气配套产业集群(香坊)等入选国家级产业集群,万卡智算、同创普润、恩维疫苗等重大项目投产运营,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生物制造、人工智能等产业新赛道加速布局,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数量分别是2020年的2.5倍、8.5倍、4倍,我市位列“2024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35位,比2020年上升8位。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夯实,粮食综合产能稳定在300亿斤,肉蛋奶产量保持在110万吨以上。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达12个,农产品加工产业规模突破1200亿元。

二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稳居全国32个重点城市前列,市场主体数量超120万户,比2020年增长31.22万户。国企改革成效显著,市属企业集团由14户重组整合为10户,国资委出资企业实现利润较2020年增长5倍。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中俄博览会、哈洽会等重大展会成功举办,自贸试验片区、综合保税区、国家级开发区等开放平台功能不断完善,全市进出口总值“十四五”前四年年均增长17.2%,居副省级城市首位,对俄进出口总值较2020年翻两番。深哈合作成为国家对口合作样板,累计带土移植、离土移植深圳政策129项,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入选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

三是特色文旅活力迸发。成功举办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筹办时间之短、参赛规模之大、不新建场馆均创造亚冬会历史,成为中国首个“双亚冬之城”。上合组织冰雪体育示范区总部基地建成投用,国家冰雪运动学院获批建设,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入选国家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名单。中央大街、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人气攀升,冰雪旅游“火爆出圈”,冰雪大世界荣评“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2024年太平国际机场进出港旅客达2379.8万人次,继续保持东北第一,全市接待游客1.79亿人次、旅游总花费2314.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2.2%、36.7%,创历史新高,连续8年荣膺全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榜首,冰雪文化和冰雪经济正成为哈尔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对外开放的新纽带,2024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超1600亿元,占全省、全国比重分别达60.7%、16.5%。

四是城市功能品质提升。首部“多规合一”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国家批复,松花江水源地上移、太平国际机场东二跑道等重大项目建成投用,地铁3号线全线通车,“十字+环线”轨道交通成网运行。入选国家城市更新行动试点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惠及居民100万户以上,更新改造各类地下管网7600公里。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空气优良天数由2020年303天增加到2024年的311天,松花江干流水质持续保持“优”等级。

五是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截至今年9月底,累计新增城镇就业超47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十四五”前四年年均增速分别高于同期GDP增速1.1个、2.6个百分点。呼吸、儿童、中医肿瘤3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建设,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实现全覆盖。入选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升格本科大学。城乡低保标准“二十一连增”,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连年上涨。依法治市、平安建设扎实推进,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

在提问环节,李亚飞就网友关注的“十五五”规划编制进展情况进行了详细解答。他表示,“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也是哈尔滨乘势而上、攻坚突破,实现高质量振兴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十五五”规划对哈尔滨未来发展意义重大,目前已形成“十五五”规划纲要(初稿),李亚飞用“4个突出”向记者及线上网友介绍规划编制的过程。

一是突出政治引领。学习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中长期规划编制等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党的二十大以来国家、省出台的重要政策文件。围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各地区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在全国大局中精准定位”的要求,牢牢把握哈尔滨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坚决扛起维护国家“五大安全”、建好建强“三基地一屏障一高地”重大使命任务,紧扣建设“六个龙江”、推进“八个振兴”部署,科学确定“十五五”时期发展定位、发展目标、重大战略任务和政策举措。加强对标对表,做好与国家、省规划衔接,把国家、省的重大提法表述,全面准确地体现在我市“十五五”规划中。

二是突出关键重点。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锚定2035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紧扣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注重巩固拓展优势、突破瓶颈堵点、补强短板弱项、提高质量效益,围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发展和安全等领域进行谋篇布局。

三是突出开门问策。坚持“开门编规划”,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十五五”规划编制专家座谈会,邀请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改革开放、城市建设、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省市知名专家学者建言献策。广泛征集意见建议,收到市政协、党外人士、市决咨委、市老科协有关专家等各方面意见建议百余篇,召开民营经济、产业发展、人工智能等专题座谈会十余场,对各方面意见建议进行充分吸纳。今年5月份,面向社会公众开展了“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得到广大市民的积极响应和参与,目前已收到反馈问卷万余份,为更充分地征集吸纳各方面意见建议,将原定于10月底截止的建言献策活动延长一个月,欢迎各界关心、支持哈尔滨发展的朋友继续为“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四是突出务实管用。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牵引,以补齐短板为抓手,动态谋划储备一批具有引领性、带动性、示范性的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政策举措、重大工程项目,加强对上争取力度,力争我市更多“三个重大”能够纳入国家、省规划。

刚刚闭幕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也即将召开,提出黑龙江省“十五五”规划建议,哈尔滨市也将召开市委十五届七次全会,提出哈市“十五五”规划建议。我们将深入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建议,高质量编制哈尔滨市“十五五”规划纲要,经市十六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后向社会公布。

来源:凤凰网黑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