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乌苏里江的渔网到京津冀的餐桌,最快36小时就能尝到新鲜的抚远江鱼!”近日,在抚远市东极鱼市,商户李师傅一边打包活鱼一边介绍。依托升级的冷链物流体系,佳木斯市冷水鱼正以“鲜”为媒,成为全国食客追捧的“新宠”。
目前,佳木斯市正加速布局“提升产能”“强链补链”“品牌建设”的“三核驱动”格局,从苗种供应、平台招引、加工转型、品牌塑造和技术创新等多维度发力,推动冷水鱼产业从“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深度跨越。
作为黑龙江省核心商品鱼基地,佳木斯市一直坚持深挖“华夏东极”冷水资源潜力,通过夯基础、强产业、树品牌,让“冰天雪地”里的“渔业宝藏”加速转化为“金山银山”。
佳木斯市坐拥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三条大江,孕育着以鲟鳇鱼、大麻哈鱼、“三花五罗十八子”为代表的百种珍稀、名贵冷水鱼,其高蛋白、低脂肪的特质,成为天然的“舌尖馈赠”。近年来,佳木斯市以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为指引,实施冷水渔业振兴行动,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2.4万吨,同比增长4.8%,渔业产值突破5.6亿元;拥有25个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名特优水产品养殖面积扩展至13万亩,“中国鲟鳇鱼之乡”“中国大麻哈鱼之乡”的品牌底色愈发鲜亮。
好鱼靠好水养,用生态养殖守住冷水鱼的‘鲜’味根本。佳木斯市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接力养”“塘育湖出”等生态养殖模式,在水稻田开挖生态沟渠,让冷水鱼与水稻共生,既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又提升鱼品肉质;在重点养殖区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实时监控水温、溶氧量、pH值等指标,确保养殖环境符合国家标准。同时,严格落实“捕养结合”,2024年,累计向黑龙江、乌苏里江投放鲟鳇鱼、大麻哈鱼等珍稀特色物种及其他经济鱼类1491.7万尾,通过“养护+养殖”双轮驱动,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实现产品“鲜得出”,更要做到“卖得好、链得长”。佳木斯市利用产业资源优势,延伸“育苗—养殖—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水产品加工精准化,开发鱼子酱、鱼胶原蛋白肽、预制菜等50余种产品,其中鲟鳇鱼子酱年产量稳定在1.5吨以上,供应京沪高端餐饮市场;市场销售文旅化,打造“从江到桌”沉浸式体验,游客可在赫哲族非遗工坊学做鱼皮画、体验刹生鱼技艺。2025年,第七届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期间,“冷水鱼宴”成为焦点,为佳木斯市乃至全省文旅产业注入了强劲动能,让“东极冷水鱼”成为渔旅融合新名片。
来源:佳木斯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