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日焰火》到影评写作技巧,哈尔滨工人文化宫系列讲座开启市民电影艺术学习之旅

从《白日焰火》到影评写作技巧,哈尔滨工人文化宫系列讲座开启市民电影艺术学习之旅

9月6日,由哈尔滨市工人文化宫主办的“光影品鉴,笔端传情——提升影评鉴赏与写作能力”系列讲座开讲。该活动特邀哈尔滨学院副教授杨藻担任主讲人,带领市民深度品味电影艺术,提升影评写作技巧。据悉,本次系列讲座旨在普及影评写作知识,提高市民的电影鉴赏水平与影评写作能力。课程内容精心设计,围绕与哈尔滨有关的电影、奥斯卡获奖影片及儿童影片展开专业讲评。

首周讲座以“哈尔滨电影的历史与文化脉络”为主题。杨藻带领观众回顾哈尔滨作为中国电影发源地之一的辉煌历史,介绍早期在哈尔滨拍摄的代表性电影,分析电影与哈尔滨地域文化、历史背景的关联,并为学员推荐了《哈尔滨电影地图》一书。

从《白日焰火》到影评写作技巧,哈尔滨工人文化宫系列讲座开启市民电影艺术学习之旅

讲座通过《白日焰火》等经典影片案例,分析哈尔滨作为“东方莫斯科”的建筑景观、地标建筑如何成为电影中的视觉符号。结合《悬崖之上》等谍战片,探讨哈尔滨在近代史中的特殊地位对电影叙事的影响。通过解析《东北往事之破马张飞》等喜剧片中方言、饮食(如红肠、锅包肉)的运用,强化地域身份认同。还对比《钢的琴》与《耳朵大有福》中工业题材的差异,反映哈尔滨从重工业基地到文化转型的历程。

接着,杨藻系统讲解了影评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包括如何拟订吸引眼球的标题、如何写一个精彩的开头、怎样解析影片以及如何得出自己的认识等实用内容。杨藻教授还结合自己的影评作品讲解如何在影评中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结合电影的具体情节和细节进行分析。

讲座结束,学员们纷纷表示,很喜欢杨老师的讲课方式,期待在老师的引领下,走进电影艺术的殿堂,感受文学的魅力。

市工人文化宫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此系列讲座,为哈尔滨市民搭建一个学习电影文化、交流观影心得的平台,提升市民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丰富业余文化生活。

哈尔滨日报记者 申志远 于秋莹 文/摄

来源:冰城+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