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际,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增绿就是增优势,护林就是护财富”为主题的2025年全国生态日黑龙江省活动,于8月14日至15日在漠河市举行。本次活动由黑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大兴安岭地区行署承办、漠河市人民政府协办,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等中省直部门,13个市(地)发展改革委,龙江森工集团等企业及大兴安岭地区多部门代表齐聚,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调研等形式,共探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路径。
活动现场。
8月14日晚,漠河市会议中心召开专题座谈会,围绕“充分发挥试点示范作用,加快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大兴安岭地区、黑河市、伊春市、龙江森工集团等试点地区和企业,及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等部门分享经验,为机制完善凝聚智慧。
活动现场。
8月15日上午,活动正式启动。大兴安岭地区和大兴安岭林业集团的“生态建设者”分享了“护林增绿”带来的生态蝶变成果;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倡议书,号召全社会以行动践行“两山”理念,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座谈会现场。
启动仪式后,参会人员走进漠河林业局前哨林场“两山”理念实践基地、北极村母树林与七星广场、漠河防火指挥部等地实地调研。围绕如何把“生态+产业”文章做深做实、护好林子,也要让林子生金、守护生态安全是重中之重等话题,一路走、一路看,全方位见证黑龙江省生态保护与发展的“实践密码”。
在漠河林业局前哨林场参观大兴安岭林业开发建设史馆。
作为首批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大兴安岭地区制发全国首个寒温带地区生态产品总值核算指南与技术办法,首次将冻土固碳价值纳入核算范围,填补了国家核算规范空白。“目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难度量、难交易、难抵押、难变现’问题正在陆续破解,已初步探索出了一条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大兴安岭地区行署专员王青伟说。
森林食品展示。
“我们在坚持生态保护与修复行动的同时,不断拓宽森林‘钱库’渠道,发展林下经济,深耕‘树上结果、树下种药、林间养殖’的立体发展模式,让每一寸林地都‘物尽其用’。全力推动‘九珍十八品’省域林业公用品牌的建设,涵盖以白桦树汁为代表的27个品系、310多种林下产品,以科技赋能培育高值化、高附加值产品,打造‘中国森林食品第一公益品牌’。实现了龙江绿碳广义生态产品和林下产业特属的生态产品全体系覆盖。”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规划处副处长李彦旭说。
在漠河防火指挥部观摩防灭火演练。
全国生态日不仅是一个纪念日,更是一个行动日、动员日。站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年的新起点,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一级巡视员林奇昌表示,将持续守青山、护绿水,持续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扎实做好环保督察整改“后半篇文章”,不断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守好生态资源、生态本底、生态价值。
来源:龙头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