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鹅鹅”!大庆杜尔伯特唱响富民向天歌
黑龙江
黑龙江 > 资讯 > 大庆 > 正文

“鹅鹅鹅”!大庆杜尔伯特唱响富民向天歌

7月9日下午2点,杜尔伯特县克尔台乡扎朗格村,零上32摄氏度。村民马占友,顾不上擦一把脸上的汗,嘴里一声接一声地吆喝着,成千上万只大鹅“嘎嘎嘎……”叫个不停,它们很快被赶进了林子里,用他的话讲:“天太热了,也让大鹅们纳纳凉。”

离此不远的官尔屯村一处水泡子旁,村民李志文看着万余只鹅一天天长大,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他告诉记者,等这批鹅全部卖出后,准备继续购置鹅雏,把养鹅事业干下去……

近年来,随着冰雪经济持续升温,我省鹅产业也迎来了良好发展势头,养大鹅、炖大鹅、穿“大鹅”,大鹅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杜尔伯特县作为全市鹅产业链较完整的县区,正加快推进火热鹅经济,撬动富民温暖产业。

图片

都说鹅的身上全是宝

杜尔伯特县如何用好这个“致富宝”

帮助农户致富

以鹅产业推动利企兴县?

日前

记者来到这里进行探访

咱家有鹅193万只

据统计,今年杜尔伯特县大鹅累计入雏养殖 193.92 万只,较年初预定计划超额 43.92 万只;其中 5000 只以上规模养殖场户达 62 户,养殖量占比 80%。

杜尔伯特县畜牧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刘志刚说,从2006年起,在政府部门的推动下,全县开始大力发展鹅产业。

2022年以来,大鹅市场价格持续走高,养殖效益明显,加上省里为大力推动鹅产业发展,出台一系列惠民利企政策,这也让杜尔伯特县大鹅养殖业快速步入了规模化养殖阶段。2024年,全县大鹅饲养量135万只,出栏128.39万只,同比增长20%,5000只以上规模养殖比例从2023年的24%提升到77.52%。

到今年7月初,全县大鹅实际养殖数量再创新高,规模养殖成效初步显现。同时,县内的4家孵化企业在全力提升孵化产能后,完成孵化出雏143.89万只,为全县鹅产业养殖持续提供坚实的种苗保障。

图片

精准发力“鹅”成势

记者问:“县里养鹅、鹅产业实现快步发展,是不是有独特的优势或‘妙招’?”听了这话,刘志刚和同事郭宗雨回答,关键离不开这样几方面。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近年来,杜尔伯特县加快推进实施“两牛一猪一羊一禽”畜牧业发展战略。早在2006年时,县里便未雨绸缪,提出要大力发展鹅产业,让其成为全县多元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作为传统的牧业大县,杜尔伯特县内拥有水面205万亩、耕地242.7万亩、草原141.5万亩、林地139万亩、苇地87万亩、湿地412.5万亩,还有不少可用于大鹅养殖的闲置牧场和养殖场地。

因地制宜养殖模式显成效。当地根据大鹅养殖场(户)的养殖群体特点,总结推广了草原溜达鹅散养,集中育雏、适当放牧、集中育肥及集中舍饲三种养殖模式。借助科学的养殖模式,5000只以上养殖场(户)数量和养殖规模得到稳步提升。

图片

服务接地气 养鹅能兜底

杜尔伯特县还从强化服务指导、落实保险政策、强化金融扶持三方面入手,促进鹅产业健康发展。

陈遇英,在畜牧口工作了大半辈子,作为全省鹅养殖专家,几乎天天“泡”在养殖户家里。记者见到他时,陈遇英正在杜尔伯特镇大鹅养殖户丁超家,为其认真讲解免疫、饲喂、育肥等方面的相关技术知识。

“刚进鹅雏那会儿,县畜牧技术服务中心的服务人员半个月常驻现场,过了最关键的鹅雏‘脱温期’后,每隔几天便会来一次现场,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李志文等养殖户坦言,这种“接地气”的指导让他们对养好鹅充满信心。

连续几年来,杜尔伯特县畜牧技术服务部门通过设立“鹅产业微课堂”、 建立“杜蒙县鹅产业交流群”等方式,不断提升养殖场(户)的标准化养殖水平。同时,持续加强与相关院所、高校间的合作,全面提升鹅产业技术服务能力。

2024年,我省将大鹅纳入养殖业政策性保险范围,对批次饲养1000只以上,5日龄以上大鹅按日龄分阶段开展保险工作,最高理赔金额为50—80元/只,保费为理赔费用的6%,并由国家、省、县三级承担80%,养殖户只承担保费的20%。

郭宗雨表示,对养殖户而言,最担心的就是保障,而落实保险政策为他们实现了“兜底”。截至目前,杜尔伯特县大鹅参保户数1500余户,参保数量124.48万只,占总养殖量的64.49%,享受保险政策补贴528.95万元。

为解决养殖场(户)扩大饲养规模资金需求,杜尔伯特县相关部门牵头,通过与县内金融部门对接,已向全县40家大鹅养殖场(户)发放贷款1669万元。

图片

鹅产业唱响发展“向天歌”

2022年,《黑龙江省鹅产业振兴行动计划(2022—2025年)》出台,明确提出要以推动黑龙江省鹅产业升级和价值增值为目标,不断加强鹅毛省内就地加工转化能力,努力向下游产业延伸。

黑龙江合隆羽绒有限公司扎根杜尔伯特县有20多个年头了。企业相关负责人赵佳介绍,年初以来,已完成羽绒加工近200万吨,实现产值2000万元。当前,国内许多地方鹅产业竞相出圈出彩,也让企业嗅到了其中蕴藏的更多商机。

图片

2023年6月,一家名为黑龙江膳时食品有限公司的企业注册成立。“我们是一家以鹅产品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企业,属于黑龙江合隆羽绒的二期工程。”企业总经理孙艳峰告诉记者,公司计划上马鹅屠宰生产线1条,年屠宰加工200万只,屠宰加工能力为全省最大。企业产品包括白条鹅、烧鹅、鹅脖等将主要销往广州、四川等地,鹅毛将就近实现供应,为下游企业增加原料供应。“目前所有工程已经接近尾声,预计8月末企业将正式投产。”他表示,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17亿元,拉动就业80-100人左右。

当前,大庆围绕构建“1357”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领域正做精做优大鹅等8大特色产业。

杜尔伯特县副县长马良表示,按照规划,其中在产业发展方面,将尽快推动膳时大鹅屠宰场建成投产,帮助企业加快培育自有品牌,引导企业积极开发鹅血、鹅油、鹅肠等产品,适时推进招商引资,逐步完善集孵化、育雏、养殖、销售、深加工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走好加工精细化、产品多元化、定位高端化鹅产业提档升级之路,为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蹚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来源:大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