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佳木斯市文物保护中心普查队精心谋划、统筹部署,深入全市10个县区扎实开展复查工作。通过市县联动机制,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与技术指导作用,有力推动全市四普工作高效开展。
强化培训赋能,锻造专业队伍
普查启动前,佳木斯市普查队周密筹备,组织专题培训活动,深入解读国家关于四普工作的相关通知及方案,使队员明晰工作任务、技术路线与组织实施方式;同步跟进国家、省级下发的工作要求,确保全员吃透政策精神。4—5月,选派业务骨干参加国家文物局和省文化和旅游厅举办的“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培训班”,着力培育专业领队与中坚力量。
实地调查启动后,8月举办“佳木斯市四普实地调查工作业务培训班”,邀请文保领域专家及采集设备技术人员,采用理论讲解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助力学员熟练掌握普查核心技能。实地调查工作收官后,为保障普查数据录入质量,12月召开“佳木斯市四普实地调查工作总结及普查数据质量分析会”,围绕内业数据录入、信息填写、照片图纸导入等工作开展专项培训,详解规范要求与操作技巧;通过选取佳木斯市各县区登记表进行现场观摩,组织参会人员交流经验心得,并设置交叉互检环节,各县(市)区普查队员相互核验数据,对发现问题即查即改,针对典型及存疑问题集中研讨解决方案,切实提升普查数据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下沉一线指导,以实践促提升
实地调查期间,佳木斯市文保中心普查队深入佳木斯市4区6县(市),全程指导县区开展标准化测量、信息采集、数据录入及文物年代认定等工作,严格把控普查质量关。
佳木斯市普查队综合评估4区6县(市)业务人员专业水平与遗址数量,制定差异化帮扶策略:重点帮扶市区4区,尤其是针对郊区,这一佳木斯市区唯一设立文保中心且田野遗址众多、业务人员缺乏普查经验与历史知识储备的县区,佳木斯市普查队派遣业务骨干及三普老队员,两次带队开展实地调查,从遗址定位、数据采集、绘图、断代,到文字描述、录入上传,进行全流程实操教学。在佳木斯市队帮扶下,郊区率先完成实地调查任务,队员实现从“零基础”到专业胜任的蜕变。对于基础较好的县市,佳木斯市普查队采用分工协作模式,协同推进普查工作,显著提升工作效率。
实地调查阶段,佳木斯市普查队足迹遍布33个乡镇、54个村屯,累计开展29天野外工作,参与复查文物遗址112处,行程近2000公里,协助县区完成52份绘图工作,新发现遗址10处,为县区普查工作注入强劲动力,有力保障普查工作质效。
多元宣传推广,提升社会关注度
佳木斯市普查队高度重视四普宣传工作,多维度拓展宣传覆盖面。在佳木斯市文保中心微信公众号开设“四普资讯”专栏,发布国家及省级四普工作部署、全省工作动态,重点展示佳木斯市工作进展,累计推送相关文章42篇;把握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线下宣传,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及国庆节期间,制作四普宣传图版,详细阐释普查目的、意义与实施步骤,并公布线索征集渠道,广泛动员市民参与,有效提升公众对四普工作的认知度与参与度,为普查工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在佳木斯市、县两级普查队协同奋战下,佳木斯市顺利完成四普实地调查任务,信息录入通过率位居全省前列。后续,佳木斯市普查队将持续协助县区完善数据信息,严格审核把关,全力确保佳木斯市四普工作高质量收官。
来源:文旅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