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键轻触,千闸呼应,一股股水流奔腾着进入灌渠,再经分流闸调控流入万顷稻田,这是笔者5月24日在兴凯湖农场望远管理区看到的智慧水利调控灌溉作业的实景。
为实现辖区水资源科学合理利用,北大荒集团牡丹江分公司借助智慧农业技术,在兴凯湖、庆丰、八五〇、八五四等农场加快推进智慧水利建设进程。
兴凯湖农场智慧水利设施。 阚帅 摄
“过去给稻田灌水,靠人工挨个闸门操作,现在部分闸门已实现远程操作。”兴凯湖农场农业生产部工作人员冯磊表示。搭载智能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的闸门,可根据设定需求自动调节灌溉水量,每次启闭仅需5至10分钟,较传统操作可节省1小时以上。
目前,兴凯湖农场建设智慧水利核心示范区面积1万余亩,智能灌溉面积超过20万亩。
在八五〇农场第一管理区的万顷稻田上,一组组智能灌排设备如同“神经末梢”般嵌在田间,这些设备通过太阳能电池板供电,利用5G流量卡实时传输数据,对农田水位进行精准监测与智能调控。
八五〇农场智慧水利设施。 娄欣 摄
“目前,农场已安装智能物联网设备1039台(套),智能灌排覆盖面积6100余亩。”八五〇农场农业发展部职员许巍介绍说。下一步,农场将继续加大智能设备的技术培训和应用力度,推动智慧农业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
位于乌苏里江畔的庆丰农场,规划建立智慧灌溉水利示范区1500亩。该示范区通过智慧水利设备与配套软件应用,对水稻整个生长周期进行全程科学精准的用水管理。
庆丰农场智慧水利设施。 栾洪磊 摄
“我们以田间智能监测设备为支撑,可根据作物生育期各阶段的需水情况,进行田间全程自动化控制。”庆丰农场农业生产部主管韩红福说。
今后,牡丹江分公司将统筹推进智慧水利示范农场建设,达到主要灌区干渠监测与预警、闸门智能联动控制基本全覆盖,实现闸门远程控制及水利相关数据监测并网成图,构建智能水利服务体系。
来源:微观北大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