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2025 | 哈洽会的“恒”与“变”
黑龙江
黑龙江 > 资讯 > 正文

1990——2025 | 哈洽会的“恒”与“变”

第34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即将于2025年5月17日启幕,目前,场馆搭建紧锣密鼓。纵览哈洽会五个发展阶段,从“南联北开”到“一带一路”枢纽,始终锚定“突出俄罗斯、面向东北亚、辐射全世界”的定位。这种战略定力,使黑龙江从边境省份蜕变为中国向北开放的“超级接口”。今天,哈洽会正以“共建向北开放新高地,共享振兴发展新机遇”为主题,在传承与创新的交响中奏响时代强音。

1990——2025 | 哈洽会的“恒”与“变”

回眸哈洽会的发展历程,从1990年边境贸易的破冰之旅,到如今连接五洲四海的开放平台,哈洽会在“恒”与“变”的辩证中书写着中国向北开放的传奇。

恒:冰雪之约的初心坚守

作为中国最早面向东北亚的国际经贸盛会,哈洽会34年如一日地守护着三大核心价值:

中俄合作的金色纽带——

从1990年首届哈洽会与苏联签订的第一份经贸协议,到本届设立泰王国、蒙古国“双主宾国”的创新实践,哈洽会始终是中俄地方合作的桥头堡。2024年黑龙江对俄进出口额突破2000亿元,这背后正是哈洽会搭建的常态化对接机制在持续发力。本届哈洽会更将举办俄罗斯食品文化节、中俄地方文化艺术季等多项活动,推动两国在更多领域的深度融合。

龙江振兴的动力引擎——

从绿色食品到高端装备,从冰雪经济到数字产业,哈洽会始终是黑龙江产业升级的展示窗口。在即将开幕的第34届哈洽会上,中国航发、中国石油等近20家央企特装亮相,联合飞机、广联航空等超100家科创企业集中展示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前沿成果,印证着哈洽会“服务产业升级”的不变使命。正如黑龙江省贸促会会长陈士军所言:“每一届哈洽会都是龙江振兴发展的时代切片。”

开放合作的精神图腾——

累计近3万亿的成交额、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参与足迹,让哈洽会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标志性符号。本届展览总面积68.3万平方米、6个分会场的规模创历史之最,折射出其“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永恒底色。

2004年第十五届哈洽会

2004年第十五届哈洽会

变:数字时代的破茧新生

在坚守初心的同时,哈洽会正以三大变革重塑自身基因:

从线下展会到数字孪生——

本届哈洽会全面升级线上平台“贸易配对”系统,通过智能算法实现供需精准匹配,同步举办50余场线下对接会,形成“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格局。这种数字化转型并非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重构会展生态——采购商通过VR展厅远程观展,参展商借助直播带货拓展市场,让“永不落幕的哈洽会”成为现实。

从单一经贸到多元融合——

当泰国香米与蒙古羊绒在主宾国展区交相辉映,当俄罗斯食品文化节与亚冬会专题展同期举办,哈洽会正从单纯的贸易洽谈转向文化、科技、消费的多元融合。特别是低空经济、银发经济等17%的新业态占比,标志着其功能从“交易平台”向“创新策源地”的跃升。

从规模扩张到质量跃迁——

本届哈洽会的“含新量”令人瞩目:人形机器人、AI医疗设备等1新技术产品集中亮相,绿色搭建率超过90%的环保实践,以及千亿元级项目签约的预期目标,都在传递着“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正如即将亮相哈洽会的哈尔滨展区“新质生产力”主题所揭示的,哈洽会正引领龙江从“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型。

2005年第十六届哈洽会

2005年第十六届哈洽会

2011年第二十二届哈洽会

2011年第二十二届哈洽会

2013年第二十四届哈洽会

2013年第二十四届哈洽会

2021年第三十一届哈洽会(线上)

2021年第三十一届哈洽会(线上)

2025年第三十四届哈洽会

2025年第三十四届哈洽会

34载哈洽会,变的是一届比一届更国际化的展台、更前沿的科技、更澎湃的消费动能;不变的是黑土地对开放的热望、对东北亚合作的坚守、对“以展兴城”路径的笃信。当2025年的冰城以“简约、安全、合规、精彩”的姿态迎接世界,这场跨越世纪的开放实验,正在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东北样本。

作者:龙凤

图片除标注凤凰网黑龙江外均来自互联网,所有权归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