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艺术焕新彩,黑龙江省评“五一”系列演出再掀观演热潮

传统艺术焕新彩,黑龙江省评“五一”系列演出再掀观演热潮

为充分满足“五一”假日期间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4月28日至5月1日,黑龙江省评剧艺术中心的“月赏评剧SHOW”精心推出“花派”代表剧目《半把剪刀》,以及“灵蛇献瑞曲韵流芳”——民族管弦乐音乐会。这一系列精彩演出,成功吸引了大批市民及外地游客走进剧场,成为节日期间一道璀璨夺目的文化风景线。

经典复排获盛赞,青春力量展传承

《半把剪刀》是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花派”创始人花淑兰的经典代表剧目。该剧凭借扣人心弦的剧情,以及深沉细腻的表演,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命运沉浮间的爱恨纠葛。演出现场,“花派”再传弟子刘丹以其悲怆高亢、哀婉动人的唱腔,将女主人公陈金娥的悲情与坚韧刻画得入木三分。尤其是在“寻子”这一场景中,一段“天涯茫茫”更是巧妙地以气托声、以情带腔,完美展现了评剧“花派”独有的韵味,令观众为之深深动容。

演出结束后,戏迷们依旧沉浸在跌宕起伏的剧情之中,久久不舍离场。资深戏迷陈先生不禁感慨:“最后‘法场’一折里,陈金娥的大段念白实在是精彩绝伦!节奏清晰分明,声音铿锵有力,感情更是充沛饱满,真心为咱们青年演员点赞!”一位带着母亲前来观戏的“90”后观众小李也表示:“原本以为传统戏曲与年轻人的距离颇为遥远,但这次我完全被剧情和表演深深吸引。陈金娥的坎坷遭遇,让我真切看到了女性在旧时代所面临的困境与挣扎,演员的舞台感染力实在是太强了!”

传统乐韵展风采,雅音妙律醉人心

民族音乐,作为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并传承下来的音乐瑰宝,承载并传递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与独特审美特质。在本次音乐会上,节目精彩纷呈。既有依据戏曲曲牌、板式和评剧唱腔精心改编而成的民乐合奏《将军令》《京调》,以及评剧板胡独奏《凡字调》,充分彰显戏曲打击乐节奏魅力的打击乐合奏《嬉打闹新春》;也有极具民族特色的琵琶独奏《欢乐的日子》、竹笛独奏《扬鞭催马运粮忙》、笙独奏《阿细欢歌》、唢呐独奏《公社一片新气象》;更有观众耳熟能详的民乐合奏《金蛇狂舞》《彩云追月》《云宫迅音》《好汉歌》《花好月圆》。当音乐奏响,华彩四溢,铿锵的锣鼓与悠扬的乐曲,共同描绘出大地欢歌、幸福吉祥的美好画卷,为观众带来了一场温馨愉悦的听觉盛宴。

演出结束后,不少观众久久驻足在剧场外,热烈交流着观演感受。一位带着孩子的家长说道:“整台音乐会既有传统曲目的厚重底蕴,又融入了现代编排的创新元素,孩子全程听得如痴如醉,还跟着节奏打起了节拍,嚷嚷着说想学传统乐器呢。”一位外地游客也赞叹道:“‘五一’假期来哈尔滨旅游,正巧赶上这场音乐会,简直太精彩了!哈尔滨不愧享有‘音乐之城’的美誉。”

“五一”期间的系列演出,是黑龙江省评剧艺术中心积极践行“出人、出戏、出精品”发展理念的生动例证。这一系列演出,不仅极大地丰富了群众节日期间的精神文化生活,更以守正创新的积极姿态,为非遗传承与文旅融合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后,黑龙江省评剧艺术中心将继续依托“月赏评剧SHOW”这一主题品牌,持续推出更多优秀评剧作品,让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来源:冰城+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