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草原中央的是大鸨,每年春天冰雪融化气温回升的时候都会飞回来,今年已经回来一大部分了。这可是世界珍稀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日前,在黑龙江明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资源巡护大队工作人员滕晓明介绍说。
大鸨
大鸨是当今世界上较大的飞行鸟类之一,全世界仅存2000只左右,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明水湿地资源丰富,生态条件好,越冬大鸨的数量由2014年的30只增加到现在的63只。据了解,明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景观资源丰富,集湿地、水鸟、芦苇景观于一体,天然湖水面积3000亩,分布高等植物501种,拥有野生动物306种,是世界濒危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在我国最大的种群聚集区、繁殖地和越冬地之一。
大鸨成群
近年来,明水县通过建立保障机制、健全管理体系、加强湿地保护修复、科学监测、大力宣传等措施,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有效恢复,区域生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每年鸟类迁徙前后,当地都会取土检测,对湿地土壤进行维护,定期巡护,派出专家指导,为回归鸟类提供更良好的栖息条件。“近两年,管理处救护站先后救助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东方白鹳,二级保护鸟类长耳鸮、豆雁、纵纹腹小鸮等。前几天从南方飞回来18只雌性大鸨和8只雄性大鸨。”滕晓明说。
大鸨回归湿地
青山绿水相依,湿地鸟类聚集。明水县通过日常维护管护湿地环境,保护湿地生态,定期举办湿地候鸟摄影展和采风活动,让更多人参与到湿地与鸟类保护行动中,保护好大鸨的栖息地。
编辑:仲一鸣
来源: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