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佳木斯市在黑龙江省率先召开了定制农业专题培训会,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定制农业专班负责人进行了专题培训,黑龙江大锦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分享了成功经验,为佳木斯市定制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操经验。
培训会现场
培训会上,农业专班负责人深入阐述了定制农业的概念内涵以及同传统农业的区别,全面分析定制农业的发展现状、趋势、路径,针对佳木斯市资源优势、特色产业,从选主体、定项目、创营销、算好账四个方面为定制农业发展提出建设性构思。佳木斯市要求,各县(市)区、各部门要立足佳木斯市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积极探索定制农业模式、方法和路径,加快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化、数字化的定制农业示范基地,打造一批叫得响、有特色的定制农业品牌,全力推动全市定制农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2024年,佳木斯市定制农业总产值达到5.24亿元。全市种植类定制面积11.08万亩;养殖类定制规模达到7.6万头(羽、箱、只);定制渔业产量达到140吨;打造“我在佳木斯有亩田”等定制农业品牌近10个;培育定制农业推荐官40名;大米、果蔬、肉类品牌溢价在40%以上。
2025年,佳木斯市起草了定制农业三年发展规划,持续创新定制农业模式,强化生产基地、标准化体系及信用管控,运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推动定制农业向全产业链、全要素支撑转型,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拓展定制农业品类和规模。
佳木斯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是持续深化定制农业发展模式。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提升种子、农机等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定制化水平。二是持续推进定制农业品牌建设。充分利用“佳木斯大米”“佳木斯木耳”等地理标志资源,打造“我在佳木斯有 亩田”品牌集群,彰显地方特色,发挥农产品集群效应,形成定制农业品牌合力。三是持续完善定制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将现有的124项农业标准作为基础,进一步梳理细化优化,制定出更加符合定制农业特点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等环节的标准规范。完善定制农业信用管控体系。建立农产品追溯体系,积极推广农产品条形码制度,建立产销区一体化的农产品追溯系统,为定制农业品牌的建设提供质量保证。完善产品追溯机制和种植户与定制客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强诚信建设,研究制定技术操作规范和检验检测标准,开展绿色有机食品认定,确保产品与客户预订信息完全一致。
(图片由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供)
记者:周静
来源: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