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台高寒高纬小洞径硬岩掘进机在牡丹江启动

国内首台高寒高纬小洞径硬岩掘进机在牡丹江启动

3月21日,在牡丹江市林海水库输水工程一期1#隧洞出口生产区,我国首台高寒高纬度小洞径“大禹号”TBM双护盾硬岩掘进机正式开展施工掘进。随着牡丹江市林海水库工程2025年复工大会暨TBM始发仪式的举行,这一牡丹江人民期盼多年的重大民生工程建设按下了“加速键”,进入全面攻坚阶段。

施工现场

施工现场

林海水库作为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是“龙江水网”的重要节点,也是我省现代化水利工程建设的标志性项目。锚定早日实现供水目标,牡丹江市林海水库管护中心带领省水投林海项目公司、省水利设计院等各参建单位深入研究隧洞施工工艺,创造性地提出了采取TBM施工法施工,实现了黑龙江水利工程建设史上高寒高纬度地区小洞径长距离有压输水隧洞施工工艺的创新。“大禹号”TBM双护盾硬岩掘进机正式应用,实现了“机械化换人、智能化减险”的施工理念,将工期从传统的48个月大幅压缩至18到32个月,也标志着黑龙江建投集团在水利工程建设领域又迈出创新的一步。

“本次始发的‘大禹号’TBM双护盾硬岩掘进机整机长度为493米,开挖直径为3.83米,结合1#输水隧洞既有地质条件,以及高寒高纬度气候特点进行创新设计,通过‘机、电、液’各项学科的高度集成,可一次性完成隧洞全断面开挖、同步衬砌、渣土卸运等工作,具有‘移动式掘进工厂’之称。”黑龙江省水利投资集团庆达公司项目经理宋春亮介绍说,其掘进效率是常规钻爆法的3倍及以上,确保设备在高寒工况下始终具备长效续航的能力,在遭遇断层破碎带时具备防卡机功能,同步搭载超前地质预报系统,最大程度上助力现场施工进度在满足安全、质量的前提下优质和高效推进。

“大禹号”TBM双护盾硬岩掘进机

“大禹号”TBM双护盾硬岩掘进机

林海水库工程位于牡丹江海林市境内的海浪河上游,由林海水库及团结取水枢纽组成,项目总投资38.86亿元,计划建设总工期48个月。林海水库建成后,可向牡丹江及海林市年输送1.8亿立方米优质水源,新增、改善灌溉面积15万多亩,可利用水能资源发电,将下游防洪标准由20年一遇提高到30年一遇,对改善居民生活生产条件,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林海水库项目自启动以来,牡丹江举全市之力推进工程建设。全力以赴抢工期、抢进度,打造安全工程、优质工程、民心工程,确保林海水库工程早日建成投用,更好造福百姓、惠及群众。目前,林海水库枢纽正在进行重力坝固结灌浆、围堰堆石护坡,团结取水枢纽正在进行城市供水闸石方开挖,冲沙闸、溢流坝土方开挖。输水工程一期TBM35千伏电力工程已正式开工建设,正在进行1#隧洞出口变电站设备安装调试、龙门吊运行调试。

下一步,林海水库项目各参建单位将在全力以赴抢抓进度、合理布局施工的前提下,开展拉网式安全隐患排查,严把质量关;倒排工期,实施红绿灯预警制度,制定周计划日清单,确保各工序零等待。牡丹江市林海水库管护中心将组织各参建单位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制定详细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全面建立起“四个一”工作机制,形成强有力的指挥链和执行链,加快推进林海水库项目建设,让牡丹江人民早日喝上优质安全放心的“源头活水”。

记者:刘晓云

来源: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