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无小事,点滴践初心——佳木斯市富锦市南岗社区网格员刘鹤松

服务无小事,点滴践初心——佳木斯市富锦市南岗社区网格员刘鹤松

在富锦市的每一个角落,有这样一群人,她们穿梭于大街小巷,奔走在邻里之间,用脚步丈量社区的每一寸土地,用真心倾听居民的每一个诉求。她们,就是平凡而又伟大的网格员,社区治理的“神经末梢”,基层服务的“贴心使者”。

她叫刘鹤松,1988年1月出生,2015年12月参加社区工作,现任城东街道南岗社区副书记兼24网格网格员,先后被评为佳木斯级明星网格员、佳木斯级优秀党务工作者、佳木斯妇联优秀巾帼志愿者、龙江志愿服务卓越金奖、省敬业奉献龙江好人荣誉称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社区居民们的广泛赞誉。

夯实群众工作根基,练就扎实“基本功”

2017年,刘鹤松在入户走访的过程中,敏锐地察觉到沟通与信息收集的重要性,于是果断建立起居民网格微信群。她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将采集到的信息进行精细分类,对网格内家庭结构、人员类别等情况做到烂熟于心。凭借着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着劲儿,她挨家挨户叩响居民的家门,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三步走”服务社区群众工作法。第一步,主动结识居民,以真诚的态度和温暖的笑容打破与居民之间的陌生感;第二步,深入熟悉情况,全面了解居民的需求、困难以及社区存在的问题;第三步,真正融入其中,与居民打成一片,成为他们生活中的贴心人。通过这一方法,她成功与网格内的居民建立起深厚的信任关系,为后续开展服务工作筑牢了根基。

在对小区人员结构有了清晰认知后,刘鹤松巧妙发动群众力量,在每个单元推举一位热心居民负责操持本单元事务,在每栋楼选拔一名党员为楼内四个单元排忧解难。如此一来,社区形成了一张紧密的自治网络,让群众真正成为社区治理的主体力量。

(入户走访居民了解居民所需)

(入户走访居民了解居民所需)

调和矛盾纠纷,化身群众关系“润滑剂”

刘鹤松所负责的小区建成已有20余年,同时作为重点小学、初中、高中学区房,人员构成极为复杂,既有从村里前来陪读的家庭,也有本地回迁居民,年龄层次跨度大,各类矛盾时有发生,尤其是妇女工作方面的矛盾较为突出。面对这一复杂局面,刘鹤松积极探索解决办法,每月针对小区出现的问题,组织辖区物业、楼长、单元长齐聚社区的红色议事厅,共同商讨解决突出问题。在议事厅里,大家各抒己见,共同寻求最佳解决方案。通过不懈努力,成功为小区居民协调规划出25个停车位,安装45个充电桩充电口,有效缓解了居民停车难和充电难的问题;成功调解6起居民邻里纠纷,让社区氛围更加和谐融洽。

(2024年红色议事厅讨论小区增加充电桩问题)

(2024年红色议事厅讨论小区增加充电桩问题)

2025年春节期间,正值亚冬会举办之际,刘鹤松带领小组成员坚守岗位,全力排查安全隐患。期间,成功排查并及时处理了2起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的火情,切实保障了居民的财产安全。2月1日巡逻时,他们发现一位老人独自坐在小区院内,神色焦急。巡逻队成员迅速将老人扶至附近楼道内,并耐心询问情况。原来,老人名叫施凤香,家住哈尔滨,与学府名苑的李姓居民存在17万元的债务纠纷,李姓居民拖欠欠款迟迟不还,而施凤香的二儿子急需这笔钱做透析治疗。刘鹤松得知情况后,积极与债主沟通劝说,最终促使债主及时筹钱,解决了老人的燃眉之急。

(2024年过年期间安全隐患排查在学府名苑灭火气灭烟花爆竹烟火)

(2024年过年期间安全隐患排查在学府名苑灭火气灭烟花爆竹烟火)

整合资源,当好群众身边的贴心“服务员”

刘鹤松充分发挥大党委“双报道”资源优势,积极组织动员辖区在职党员、大党委联建单位志愿者参与小区各类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这些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不仅让更多人投身到小区贫困居民帮扶工作中,也让“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成为社区居民生活中的真实写照。自2017年以来,大党委联建单位在职党员志愿者累计帮扶南岗社区辖区贫困户426人,每年捐赠米面油等生活物资价值达2万余元,让困难群众切实感受到社区的关怀与温暖。

在刘鹤松心中,始终将群众的冷暖放在首位,是每一位“社区人”的基本职责。她常说:“作为一名党员,能够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一方百姓服务,用我们的行动换取他们的笑容,没有什么比这更幸福、更有价值的事了。”刘鹤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社区工作者的担当与奉献,成为群众心中的温暖港湾和坚实依靠。

(雷锋月到辖区敬老院慰问老人·包饺子)

(雷锋月到辖区敬老院慰问老人·包饺子)

来源:富锦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