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锚定教育强省建设目标 推进教育数智化转型与产教深度融合
黑龙江
黑龙江 > 教育 > 正文

黑龙江:锚定教育强省建设目标 推进教育数智化转型与产教深度融合

27日,2025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召开,系统部署教育强省建设重点任务。会议明确,将紧扣中国式现代化龙江实践需求,以教育综合改革为突破口,着力推进数智化转型、产教融合、人才供给侧改革等关键领域创新突破,为加快推进教育强省建设,为龙江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提供强有力支撑。

2025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2025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过去一年,全省教育战线交出了亮眼答卷: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成效排名全国首位;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取得新进展。挖潜扩容优质学位12.1万个,优质普通高中“托管帮扶”县中实现省域全覆盖。新高考首考平稳落地;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模式打造新范式。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13个市(地)全覆盖、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达到35个。职教本科实现“零的突破”。职业院校专业群与我省重点产业链对接率达94.6%;高等教育开创新局面。新增51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数量再创新高;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培育新动能。在全国率先实施省级一流学科培优和交叉学科建设专项,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达到70个,高校全年引才953人创历史新高。全省高校转化成果5414项,成交额29.28亿元、同比增长44.4%;破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交出新答卷。高效办成“入学一件事”。国家营养改善计划地区和省营养改善计划地区学校食堂供餐率均实现100%。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和留省就业比例达到六年来最好水平;构筑教育向北开放新高地。“职教出海”步伐加快,13个“开物工坊”在中亚、东盟、非洲大地落地开花......系列标志性成果为实现教育强省建设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会议现场

会议现场

2025年,全省将聚焦五大攻坚方向系统发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深入开展中小学“红扣子”工程,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深化美育浸润行动和青少年读书行动。加快建设具有龙江特色的高质量教育体系。“一县一策”建立动态结构调整方案,增加学龄人口净流入城镇和学位短缺地区资源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期望。有序推动在边境地区新建职业教育院校,引导高校在不同领域不同赛道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实施省级职业教育“101”计划,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精准匹配,更好服务对接县域经济发展突破年需求。超前谋划教师资源配置,实现紧缺学科师资流动覆盖。激发教育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标准。提升校外培训治理水平。深化中考改革,缓解教育“内卷”。加快教育数智化转型,不断提升教师数智素养。持续提升教育对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支撑力贡献力。加快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开展有组织科研,强化校企地协同创新,持续产出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创新成果。推进成果落地转化。要深入落实人才振兴“60条”,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深化国际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加快建设“鲁班工坊”“开物工坊”等项目,擦亮“留学龙江”品牌,加快构建教育对外开放格局。营造清朗明净的教育生态和山青水秀的育人环境。深入开展“校园餐”专项整治,加快推动校外供餐“桶餐到班”,加强营养膳食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和审计。持续加大基层教师减负力度,让育人回归校园主阵地。健全完善校园安全体系。

值得关注的是,会议将教育数智化转型作为改革突破口,明确要建好“龙版”智慧教育平台,建设省级数智教育先行区和实验校,通过推动“惠教惠校惠学”计划进校园,推动AI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教师数智素养。同步推进人才供给侧改革,通过“黄牌”预警、“红牌”限招,推动就业质量与专业调整、招生计划联动,提高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配度。

会上,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大庆市、七台河市、鹤岗市、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哈尔滨石油学院、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分别作了交流发言,从不同角度汇报了推进教育强省建设的经验做法。

记者:赵一诺;摄影:周姿杉 王德斌

来源: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