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质量发展 | 哈尔滨:以生态文明助力冰雪旅游 呵护水清岸绿流域环境
黑龙江
黑龙江 > 资讯 > 正文

推动高质量发展 | 哈尔滨:以生态文明助力冰雪旅游 呵护水清岸绿流域环境

推动高质量发展 | 哈尔滨:以生态文明助力冰雪旅游 呵护水清岸绿流域环境

近年来,哈尔滨冰雪旅游的火爆出圈。那么,哈尔滨是如何生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理念的呢?凤凰网黑龙江30日在哈尔滨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哈尔滨市以生态文明建设助力冰雪旅游,积极建设美丽河湖,水清岸绿的流域生态环境逐步显现。

推动高质量发展 | 哈尔滨:以生态文明助力冰雪旅游 呵护水清岸绿流域环境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赵学温

据了解,近年来,哈尔滨市积极推进燃煤小锅炉淘汰,累计淘汰燃煤锅炉775台,基本实现了建成区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清零”。推进65蒸吨以上燃煤供暖锅炉超低排放改造,累计改造22台。2021-2023年,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老旧车11530辆,处罚违反禁令标志老旧柴油货车19688台次,新增新能源车37161辆。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对5494家涉气企业开展帮扶指导,制定“一企一策”减排方案,应对措施更加科学精准。加大散煤污染治理力度,大力推进实施北方清洁取暖项目。通过住建、发改、工信、公安、农业农村等部门密切配合支持,使哈尔滨市空气质量得以持续提升。2023年,哈尔滨市PM2.5年均浓度36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数9天,较“十三五”末大幅改善。

办好亚冬会是国家赋予哈尔滨市的重大任务和光荣使命。赛会期间正值哈尔滨市冬季供暖期和传统春节,如何既能保障民生供暖,又能确保环境空气质量,对哈尔滨的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

哈尔滨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学温介绍说,哈尔滨市将紧密开展各项工作,强化协同联动,主要体现在“四个抓法”,即抓源头整治。做好亚冬会场馆和运动员宾馆周边污染源排查整治工作,为运动员提供舒适安全的竞赛环境。测预警。利用卫星遥感、走航车、无人机等技术手段,提升污染天气的预测预警能力。抓全程督导。加强对工业企业的帮扶指导,确保大气污染防治设施稳定运行,提升减排效果。抓共治共享。倡导广大市民做好东道主、办好亚冬会,赛会期间尽量采用公共交通出行,不燃放烟花爆竹,绿色亚冬从我做起。

推动高质量发展 | 哈尔滨:以生态文明助力冰雪旅游 呵护水清岸绿流域环境

哈尔滨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于乃利

哈尔滨因水而兴、因水而美、因水而灵动,保护好松花江事关哈尔滨人民福祉。近年来,哈尔滨市不断加强流域综合整治,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2023年度全市优良水体比例达到了88%,磨盘山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100%,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哈尔滨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于乃利介绍说,松花江流域保护和治理整体呈现三个鲜明特点:一是水环境治理体系逐步完善。二是水环境监管能力不断提升。三是水环境协同治理更加有力。

于乃利介绍说,哈尔滨市坚持污染减排与生态扩容“两手发力”,以水环境治理为基础,开展生态流量调控、污水再生利用、生态缓冲带和湿地修复。累计投入100余亿元用于流域治理,公滨、阿什河、群力西等一批污水处理厂陆续建成投运,阿什河水质由劣五类跃升为四类,何家沟黑臭水体蝶变为生态廊道,蜚克图河少陵河持续消劣,市民亲水空间进一步拓展。他们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累计排查溯源整治各类排口4600余个,倒逼岸上城乡污染源头整治;对哈尔滨市130余个河湖重点断面、重点排污口水质进行监测,及时分析研判;实施“一域一策”执法监管,针对工业企业、国省控断面、入河排口的生态环境“巡逻式”监管执法落地见效,实现精准治污、靶向施策。哈尔滨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住建、农业农村、水务、城管等部门强化行业指导,属地政府紧抓落实,推动监管向村屯沟河泡塘延伸。打出了清垃圾、拆违建、治养殖、控面源、严查处“组合拳”,“十四五”以来共整治各类水环境问题近3000个,水清岸绿的流域生态环境逐步显现。

作者:龙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