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质量发展 | 哈尔滨: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推进中小企业数改智转
黑龙江
黑龙江 > 资讯 > 正文

推动高质量发展 | 哈尔滨: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推进中小企业数改智转

推动高质量发展 | 哈尔滨: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推进中小企业数改智转

凤凰网黑龙江在哈尔滨市推进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哈尔滨市聚焦高质量发展,不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推进中小企业数改智转。

推动高质量发展 | 哈尔滨: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推进中小企业数改智转

哈尔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何景荣

近年来,哈尔滨市按照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产业振兴和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极的工作部署,聚焦重点领域发展优势和潜力,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培育壮大优质企业,加力产业项目招引,推动六个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2023年营收占黑龙江省比重达53.9%。

集群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目前,哈尔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以锅炉厂、电机厂、汽轮机厂等骨干企业为核心,环香坊区形成了高端装备产业集群;以航空工业哈飞、航发东安等骨干企业为核心,环平房区形成了航空航天产业集群;以东北轻合金、航天海鹰(哈钛)等骨干企业为核心,环哈尔滨新区形成了先进金属材料产业集群;依托利民生物医药园区,以三联药业、哈药股份等骨干企业为核心,环哈尔滨新区形成了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龙头企业领军拉动成效显著。哈尔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累计培育百亿级企业2户、十亿级企业17户、规上企业539户,龙头企业成为拉动产业发展主力军。哈电集团大型水电机组占国产装机总量的1/2,煤电、核电主设备和重型燃气轮机均占国产装机总量的1/3;航空工业哈飞成为国产大飞机C919机体相关部件重要供应商。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围绕产业需求部署创新资源,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耦合互动效应持续增强。截至目前,哈尔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共培育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5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0户,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8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户,近三年支持研发省级首台(套)产品达到104个。

深化对外合作汇集产业发展新动力。近三年,借助亚布力年会、哈洽会、太阳岛年会、世界5G大会、新博会等招商平台,哈尔滨市共签约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150个,累计到位资金145亿元。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黑龙江),共签约项目47个,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比超50%。

在谈到下步工作时,哈尔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何景荣介绍说,哈尔滨市将通过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产业扩能增量、加力优质企业培育、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狠抓产业项目建设、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深化对外开放合作等多种路径方式,全面促进全市战略新兴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28年,哈尔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较2023年实现两位数以上的年均增幅,占全省比重55%以上。

推动高质量发展 | 哈尔滨: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推进中小企业数改智转

哈尔滨市工业和信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韦红军

今年6月,国家工信部公布20个城市首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哈尔滨市成功入选,将获得中央财政3亿元的奖补资金。近年来,哈尔滨市积极鼓励制造业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推动升级换代,全面推进传统产业智转数改、绿色发展。在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2022年哈尔滨市技术改造投资增幅位居第一位,2023年位居第三位。2024年1-8月位居第五位。为申报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哈尔滨市通过加强部门协调,发挥政策合力,充分调动政府、社会、市场等多方面力量,引导技术、资金、人才等各类创新资源向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企业汇聚,为创建工作夯实基础。按照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哈尔滨市与哈电集团联合组织推进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确定电力装备、航空航天、医药食品3个行业,遴选哈电、哈飞、哈药等头部企业在内的20个项目,总投资64亿元。“点线面”三向发力,“点”上实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示范项目7个,总投资15亿元;“线”上实施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协同改造示范项目3个,总投资15.1亿元;“面”上实施产业集群和科技产业园区整体数字化改造项目10个,总投资33.9亿元。

哈尔滨市工业和信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韦红军介绍说,下一步,在中央财政资金引导和支持下,哈尔滨市将大力推进“智改数转网联”新技改,紧扣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主线,打造一批重大示范项目,着重培育一批智能工厂和绿色工厂,形成一批重点行业数字转型典型样例,打造东北老工业基地新型技改标杆示范。进一步放大“央企+”综合效应,促进企业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到2026年,带动试点行业累计实施技改项目650个,开展数字化改造企业数量占比达到85%以上;年均技改投资超过120亿元,比2023年增长73.4%左右,全市制造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将得到显著提升。

推动高质量发展 | 哈尔滨: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推进中小企业数改智转

哈尔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二级巡视员 王军

数字化转型是中小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关键举措,也是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哈尔滨市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连点城市和IPV6试点城市建成投用,为工业企业数转智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哈尔滨市成功入围全国第一批30个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2年建设期获得国家1.5亿元奖补。截至目前,航空航天设备、电气装备、锅炉及原动装备、药品生产、食品精深加工及食品制造等5个制造业试点行业已经完成了300余家企业对接,推进了150家试点企业入库培育并建立了“一企一档”,109家企业开展了数字化诊断,启动72家企业数改项目,完成的有19家。

采用“行业组长负责制”推进数改。哈尔滨市遴选的47家优质数字化数字化服务商中,优选10家行业组长单位作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纽带,与哈尔滨市工信局一道带领专业服务商通过不断加大项目征集和诊断工作力度等,推动更多中小企业参与数改,今年预计启动200户以上;加快建设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哈尔滨市提供监测、遴选、评价、应用推广于一体的“平台+服务”公共服务能力,打造全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生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哈尔滨市工信局会同市财政局制定了《哈尔滨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试点行业内符合改造范围、改造后达到数字化水平二级及以上、并通过验收的企业给予最高不超过50万元的资金奖励;开展全方位培训。哈尔滨市工信局提高企业对数字化改造的认识和参与意识,提升企业数字化水平,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引导和推动广大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培育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哈尔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二级巡视员王军介绍说,到2025年末试点期结束,试点行业规上企业数字化水平二级及以上比例达到90%以上,改造中小企业452户,培育发展一批本地优秀数字化服务商,建成科学完备的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体系,通过示范带动、看样学样、复制推广,并以此带动全市中小企业数改智转,提升创新发展能力。

作者:龙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