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一种精神、一种气质,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衡量标志,赋予城市发展进步生生不息的力量。年初以来,桦南县以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为中心,辐射带动城市更新扩容、法治社会建设、民生福祉提升、城乡一体发展各项工作,全县上下众志成城、同心同向、联合联动,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文明桦南更具特色、更富内涵、更有底气。
桦南县紫苏种植示范园
以建设为线
勾勒出文明城市美丽线条
打造“一尘不染”街巷。严格落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保洁模式,科学调配力量,在重点区域、重点路段、重点时段安排专人驻点、多班轮岗,集中力量办大事。实行“看天作业”,依据气温天气,适时调整保洁清扫和洒水降尘作业,有效保障了工作的时效性、力量的机动性。实施“更新扩容”工程。深入实施城市更新整治提升行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程13个,新增停车泊位434个,整治空中线缆170处。有效推进农村公路三年决战行动,完成农村公路改造项目17项146.7公里,切实打牢了精神文明创建物质根基。塑造“绿满桦南”景园。推进植树护绿等绿化项目14个,新增绿化面积4.75万平方米,新改扩建桦西湖公园、体育公园、桦东公园等公园游园3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1平方米,真正让“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了市民的生活标配。
桦南县高速路口改造现场
桦南县桦西湖公园改造现场
以管理为笔
绘制出文明城市和谐图景
强化诚信友善的市场环境。围绕“3·15”消费者权益日、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诚信宣传教育活动。设立信用信息平台,建立企业“红黑榜”发布制度,推行诚信计量进市场,不断把诚信建设推向深入、把诚信一词根植于心。强化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扎实开展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实行“罚”与“劝”双发力,严厉打击逆向停车、压实线并道等交通违法行为,查处违停车辆3.9万余台(次),依托智慧交管平台发送提醒短信189万余条,同时,在主要交通路口增设了智能行人安全语音警示柱及行人过街信号控制系统,市民出行更加自觉,交通秩序明显改善。强化高效便捷的服务环境。充分发挥全省第一家县级行政审批局“一枚印章管审批”制度优势,实施政务服务中心全面升级改造工程,建设完善惠企VIP头等舱、智能办税大厅、一站式审批大厅等智能平台,真正实现了“让群众少跑腿、信息多跑路”的服务目标。
桦南县政务服务中心一体化办事大厅
以宣传为墨
渲染出文明城市绚丽色彩
在街巷“见文明”。对公益广告、建筑围挡进行了维修养护,共计维修公益广告主体16处、更新更换画面191幅,新设围挡广告232块、1535平方米。在身边“营声势”。各社区、村镇组织开展“凉亭夜话”“居民议事会”等实践活动270余场,进一步厚培文明基因,弘扬社会新风尚,打通了凝聚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在掌上“做文章”。策划拍摄了《桦南有礼 文明十条》宣传短视频,制作了《文明城市 你我共建》创城应知应会短视频6期,发布稿件130余篇,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进行广泛转载,实现了“文明”在掌上“霸屏”。
桦南县城市社区开展文明观影活动
以民生为轴
铺展出文明城市丹青长卷
双线联动听民声。创新实行“12345便民服务热线+民生保障服务热线”双线联动机制,持续优化热线接通率和处理效率,用心用情解决好暖气不热、水压不足、噪音扰民等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真正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实践活动聚民心。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常态化开展“我们的节日”、“志愿服务星期五”等系列活动,举办理论宣讲、交通劝导、环境整治、法律咨询、爱心义诊等各类活动2100余场次,真正将文明实践“触角”延伸到基层“神经末梢”。督导跟踪解民忧。精准聚焦群众关心关切的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农贸市场等难点问题,对商业大街、居民小区等重点领域开展高频次、高标准督导检查,共发现解决问题1200余个,切实将一件件“创建清单”转变为广大群众的“幸福账单”。
通讯员:王岩;摄影:王岩;编辑:纪世强 杜怀宇
来源: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