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一瓶产自克东的天然苏打水,一饮而下,入口清冽、口感沁爽、回味润甜,令人念念不忘。克东天然苏打水也正是凭着优质的水源和独特的口感备受欢迎、美名远扬。
克东县城虽小,来头却不一般。2005年,克东县境内发现天然弱碱性苏打水,使中国成为继日本、前苏联、法国、德国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珍稀天然苏打水资源的国家,与法国维希、俄罗斯北高加索并称为世界三大冷矿泉产地,“中国天然苏打水之乡”美誉由此而来。
近年来,为把宝贵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克东县坚持“全面勘测、科学规划、择商选资、有序开发、品牌经营”的原则,用活水资源、写好“水文章”,形成了水产业集群化发展态势。
新建项目蓄势待发
走进克东县宝泉镇苏克生物天然苏打水产品开发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声不断,焊接声、切割声、锤打声此起彼伏,主体架构已初步成型。苏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理李卓然正在和工作人员沟通车间建设方案。经过几轮的沟通,建设方案已经基本确定,项目进度稳步推进。
开发项目建设现场
“为了抢抓进度,我们每天早上5点半开始施工,一直到晚上6点。”李卓然介绍,“现在施工现场有50多个工人,大家牟足了劲儿,预计项目今年年底主体结构全面完工,生产设备进厂,实现投产。”
去年年底,江苏臻云技术有限公司与克东县达成合作意向。半年时间里,签约、落地、办理手续、开工、建设多个程序一气呵成。据了解,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5亿元,总占地面积2.1万平方米,采购安装面膜、喷雾及苏打水生产线各1条。项目达产后,可年产天然苏打水饮品5万吨、喷雾100万支、医疗用水3万吨,年可实现产值3亿元,提供就业岗位70个。
苏克生物天然苏打水产品开发项目成功建设只是克东县水产业发展的缩影。今年以来,宾利天然苏打水高端饮品开发项目钢结构建设加紧施工、5万吨苏打水开发项目进入土地手续办理阶段、苏打水精酿啤酒生产选址工作稳步推进、天然苏打水深度开发项目正在考察……克东县水产业发展势头日益强劲。
重点企业提档升级
科技发展引领企业转型升级,随着智能数字化加工设备的投入使用,克东县的天然苏打水产业正经历着一场数字化转型。
在黑龙江舒达饮品有限公司,一瓶瓶天然苏打水全自动生产线经过吹瓶、杀菌、灌装、封盖、灯检、贴标等十余道工序后封装成箱,销往全国各地。
智能数字化生产线
“这台新安装的在线检测仪可是我的好帮手。”提到新安装的设备,黑龙江舒达饮品有限公司生产副总监张海霞赞不绝口。据张海霞介绍,公司引进了智能数字化生产线集成了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可以通过实时采集和分析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让企业能够对生产流程进行精准优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就拿这台在线监测仪来说,它对产品高盖、歪盖、斜盖等关键指标检测率达到百分之百,使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得到全面提升。
“通过此次数字化车间改造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全面提升车间产量。”黑龙江舒达饮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军介绍。近年来,舒达饮品不断提升生产工艺及技艺水平,持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实现了对资源利用的精确监控和管理,以高质量发展带动全县水产业提档升级。
产业集群聚链成势
在距离克东县城中心10公里左右的景鹤塑料瓶坯瓶盖加工项目现场,厂房地基基础施工已经全部完成,钢结构建材已经入场即将开始施工。
引进景鹤塑料瓶坯瓶盖加工项目,是克东县“蓄意谋划”,也是克东县立足资源禀赋,围绕水产业链精准招商的真实写照。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1.1亿元,占地面积9621平方米,于2024年4月中旬开展工程建设,购置运输车辆6台,瓶盖机、瓶坯机、瓶坯模具等设备60台(套)。项目将于2025年竣工投产,届时将于县内水企达成合作,订单式生产销售,可年产瓶盖3亿个、瓶坯3亿只、吹瓶3亿个,有效延长天然苏打水产业链,年可实现产值9000万元,安置就业30人。
锻造长板、补齐短板。近年来,克东县实施“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一体发展”战略,一边招大引强,快速推进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发展、一边围绕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做精水产业。目前,全县苏打水企业达到15家,涵盖高端饮品、美容医疗等多个领域。
同时,克东县紧紧围绕“乳豆水肉菜”五大主导产业,认真研究招商政策,制发《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实施意见》,全县副县级以上领导先后赴上海、北京、广东、四川、浙江等地开展招商活动66次,各相关单位及招商项目办公室外出招商73次,考察产业项目(公司)97个。全县累计新签约项目16个,引资额23.25亿元,进一步打造“金韵乳城水乡·产城融合高地”城市定位,以产业建设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通讯员:李兆珺 ;摄影:李兆珺;编辑:李健
来源: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