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山泉水吃中草药,林下溜达鹅好“傲娇”~龙江森工林区做强“鹅经济”,养殖量达100万只

喝山泉水吃中草药,林下溜达鹅好“傲娇”~龙江森工林区做强“鹅经济”,养殖量达100万只

夏末秋初,行走在龙江森工林区各地,那一抹抹绿色令人沉醉。在绿水青山的环抱下,一道道夺目的白色、一阵阵欢快的叫声,为寂静的林区增添了不少朝气。“嘎嘎嘎……”在龙江森工迎春林业局向阳农场白鹅养殖基地,大鹅的叫声不绝于耳,工作人员挥舞着手中的工具,将白鹅赶出围栏,装进筐内,称重装车。

“首批出栏的白鹅品种以霍三鹅为主,从第一批小鹅出壳、脱温,再到运送到各个养殖基地集中饲养,再到成功出栏装车,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工作人员的辛勤汗水。”看着一批批的白鹅顺利出栏装车,工作人员的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和自豪。

去年冬天,黑龙江省冬季旅游火爆“出圈”。近期,夏季避暑游再掀高潮。“铁锅炖大鹅”作为游客喜爱的东北美食,有效带动了林区当地“鹅经济”发展。良好的自然生态和气候环境,富饶充沛的水系,随处可见的自然沼泽和天然绿色的优质林地,为龙江森工林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绝佳环境。经过近两年的大力发展,如今,龙江森工林区已建设国有商品鹅养殖基地41处,养殖棚室236个,养殖量达到100余万只。

良好生态引鹅落户

今年,龙江森工集团各林业局深入实施“一局一业”“一场一品”战略,结合地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白鹅养殖产业,进一步念好“养鹅经”。迎春林业局公司11个基层养殖基地共饲养了30万只白鹅,截至目前,首批白鹅共出栏1.4万余只,已分别顺利运往省内各合作企业。

“出栏第一批白鹅后,我们基地目前还有2万余只白鹅,接下来还将继续做好精细化管理,把现存栏的白鹅养好。回顾白鹅养殖这一路走来,我们有困难、有挑战,但看到辛苦付出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效益,也是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向阳白鹅养殖基地负责人王军睿说。

循环模式实现双赢

近年来,龙江森工林区积极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打生态牌、走特色路,将大鹅养殖产业作为提升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依托林下特色养殖的方式,形成“鹅吃林中草,草肥林中鹅,鹅肥林中土,土肥林中树”的绿色循环立体经济模式,实现致富创收和生态保护的双赢。

走进鹤立林业局公司三号沟经营所,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方池塘、一片树林,以及成群结队正于林间“练兵”的大鹅。远远看去,鹅群形成了白色浪涛,时而奔涌向前,时而集体退去,场面十分壮观。

“我们的鹅,喝的是山泉水,吃的是中草药,纯粹是林下溜达鹅,所以说无论是体型、肉质还是毛质,横向对比来说都是最好的。”三号沟经营所副所长杜清宝言语中流露出自豪之情。

走出养殖区,景致又不一样,成排成行的蔬菜郁郁葱葱、生机盎然,色泽鲜艳,绿叶随风摇动,瓜果飘香。“这是我们开辟的一片鹅肥果蔬园。”杜清宝介绍道,“我们考虑到鹅肥难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也避免鹅肥资源的浪费,将鹅肥进行集中处理,用来进行无公害果蔬种植,也是我们经营的大鹅养殖产业——林下种草药、草药喂大鹅、鹅肥培作物的最后一道闭环。”

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为有效推进大鹅养殖标准化、科技化水平,各林业局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推动大鹅养殖健康有序开展。

在林口林业局,大鹅不仅是一道美食,还是重点培育壮大的林区特色产业。今年以来,当地对大鹅养殖产业进行了科学、合理规划布局,全力打造“孵化基地+育雏基地+养殖基地”的全链条大鹅产业体系,不断推动大鹅养殖从集中养殖向多点开花的规模转变,今年预计大鹅养殖量可达50万只。

“我们将立足市场需求和当地特色优势,内引外联大力招引鹅羽绒服、鹅绒被、鹅食品精深加工等知名企业,不断延伸鹅产业链条,提升产业规模,做大做强鹅产业这篇大文章。”林口局公司产业部部长林振江说道。

大鹅产业链条的形成,吸引了许多国内知名企业前来洽谈合作。波司登羽绒服装有限公司与龙江森工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羽绒原材料供应以及生产加工等领域展开合作。

白鹅“振翅飞”,唱响“向天歌”。未来,龙江森工集团将全力以赴打造集品种改良、孵化、养殖技术研究推广以及食品加工、销售、品牌打造于一体的白鹅全产业链,让大鹅产业振翅高飞。

张牧秋 哈尔滨日报记者 王铁军 张大星

来源:冰城+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