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了不起!北大仓独有的“DNA”——北大仓酒厂建厂110周年系列报道“工匠篇”
黑龙江
黑龙江 > 资讯 > 正文

【原创】了不起!北大仓独有的“DNA”——北大仓酒厂建厂110周年系列报道“工匠篇”

【原创】了不起!北大仓独有的“DNA”——北大仓酒厂建厂110周年系列报道“工匠篇”

爷爷的爷爷喝北大仓

孙子的孙子还喝北大仓

一百一十岁啦,北大仓!

北大仓酒,是一代又一代人喝出来的北大仓!

这家喻户晓的北大仓酒宣传语,在百十年岁月里讲述着:北大仓酒是一杯有故事的酒!北大仓酒是一杯传承了110年的陈年佳酿!北大仓酒是一代又一代北大仓人磨砺中的坚守!北大仓酒更是北大仓“匠人”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创于新的绵延传承!

110年前,当第一缕浓郁的酒香经第一代酿酒大工匠之手,从齐齐哈尔市海山胡同10号“聚源永烧锅”飘散开来的时候,注定并成就了今日北大仓牢固的基石和荣光的历史。

从1914年民国时期的“聚源永烧锅”,到1946年的公私合营企业齐齐哈尔聚源永制酒厂;从1951年新中国成立后的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地方国营酒厂,到1981年的齐齐哈尔北大仓酒厂;从1995年的黑龙江北大仓酒厂,到1997年的黑龙江北大仓酒业有限公司,再到2000年的黑龙江北大仓股份有限公司,“聚源永烧锅”历经公私合营、地方国营、产权制度改革以及民营股份制改造的岁月长河,虽然奋进之路的跌宕起伏,了不起的北大仓酿酒技艺却从未断代!一代又一代北大仓酒业匠人坚守并传承着:料必精、时必适、工必到、法必精的守道之本。他们把昔日的“聚源永烧锅”酒传承创新为百年后的北大仓系列白酒,并被行业授予“中国北方酱香型白酒代表”!

【原创】了不起!北大仓独有的“DNA”——北大仓酒厂建厂110周年系列报道“工匠篇”

徜徉于北大仓110年的时空岁月,翻开北大仓集团的工匠档案,我们看到:1903年,酿酒工匠李勇来到齐齐哈尔探亲,成为酿酒作坊的大师傅。1914年,黑龙江商人马子良邀请李勇开设“聚源永烧锅”,自此,“聚源永烧锅”成为东北第一家酱香型白酒酿酒作坊,开启了北大仓百十年的奋进旅程。

【原创】了不起!北大仓独有的“DNA”——北大仓酒厂建厂110周年系列报道“工匠篇”

【原创】了不起!北大仓独有的“DNA”——北大仓酒厂建厂110周年系列报道“工匠篇”

【原创】了不起!北大仓独有的“DNA”——北大仓酒厂建厂110周年系列报道“工匠篇”

在北大仓酒文化馆里,详细记载着北大仓酿酒大工匠代表性传承谱系和北大仓酒传统酿制技艺传承谱系。如今,酿酒技艺在北大仓集团通过父子传承、师徒传承,接力棒已经传递到了第七代传承人手中。他们守匠心、精匠技、付匠行、铸匠魂,在七代传承中守护着北大仓独有的“DNA”,书写着北大仓的奋进交响乐章。

【原创】了不起!北大仓独有的“DNA”——北大仓酒厂建厂110周年系列报道“工匠篇”

刘建华,北大仓酒传统酿制技艺第五代传承人,中国酒业协会国家级白酒评酒委员、黑龙江北大仓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将现代酿造技术与老北大仓工艺相结合的第一人。

年轻时入厂,刘建华接过和白酒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父亲、北大仓传统酿制技艺第三代传承人刘振武的接力棒,从学徒起步,35年的坚守,只为酿一坛好酒。刘建华深知:北大仓酒的酿造过程中几百道工序,任何一个酿造环节都不允许有丝毫马虎,就是因为这无数个极致,北大仓白酒品牌才能够长盛不衰,品质恒定如一。带着这样的信念,刘建华将自己的“心意”和“魂魄”注入酒水之中,在继承前辈传统酿酒工艺的基础上,总结出北大仓具有中国北方特色的酱香工艺路线,此举使北大仓白酒不仅深受百姓钟爱,畅销全国,更因其工艺特色突出、工艺路线科学、曲粮使用高效、酿造酒质优异而于2014年被中国酒业协会确认为“中国北方酱香型白酒代表”。刘建华本人也于2009年被黑龙江省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大仓酿酒技艺”的第五代传承人,成为北大仓传统酿酒技艺传承谱系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

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后的刘建华,主持技术创新与研发工作,这期间,他的工作履历上留下了这样一串不平凡的足迹:

1990年黑龙江省食品工业协会成立“383”工程,北大仓成立并启动九九计划项目研究小组,刘建华负责“利用高温细菌、假丝酵母等多种菌种生产高档白酒”的实验生产项目,历时三年试制成功后,该项目于1992年荣获黑龙江省政府重点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壹等奖;

1997年刘建华负责研制新产品,成功开发出了“北大仓君妃”酒,面世后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成为北大仓白酒的代表性产品;

2003年刘建华负责研制北大仓“五谷飘香”系列酒,五谷飘香三年、五年,柔和五年,柔和八年等产品一经问世,市场旺销十年之久,为北大仓经济效益的逐年提高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2011年刘建华研制“国粮北大仓”系列酒,畅销至今,并于2012年获得黑龙江省食品工业协会酒体设计、感官质量奖,2016年在“全国首届白酒新品青酌奖TOP10”评比中获得浓香组金奖;

2013年刘建华研制的“北大仓45度龙酒”被黑龙江省食品工业协会评为酒体设计壹等奖;

2015年刘建华对“北方酱香大曲培曲过程中微生物变化的分析研究”获得黑龙江省轻工业自然科学技术成果壹等奖;

2016年刘建华率团队进行的“北方典型酱香工艺研究”项目获得黑龙江省轻工业自然科学技术成果壹等奖;

2016年12月北大仓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正式启动,刘建华成为北大仓首位博士后导师,辅导江南大学博士后进行“北大仓酱香白酒特征风味及功能性组分研究”项目研究;

2016年12月30日,经过国家白酒专业委员会严格评审,刘建华获得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成为北大仓历史上享此殊荣的第一人。

2018年刘建华白酒酿造工作室被评为黑龙江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刘建华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努力将自己多年的经验与酿酒技艺传授给后来的北大仓年轻一代人。他先后为北大仓培养出国家白酒评委3人,省级白酒评委15人,高级酿酒师、高级品酒师30多人,为北大仓今后的发展储备了大量的技术后备人才。

【原创】了不起!北大仓独有的“DNA”——北大仓酒厂建厂110周年系列报道“工匠篇”

贲照宇,北大仓酒传统酿制技艺第六代传承人,中国酒业协会国家级白酒评酒委员,北大仓现任技术研发中心主任。

贲照宇与北大仓的缘份要从他的父亲说起,因为他的父亲在北大仓工作,他的童年时光就在北大仓职工幼儿园度过,北大仓伴随着他的成长,也让他见证了北大仓的变迁。1996年,怀揣梦想的贲照宇正式叩开了北大仓酒业的大门,从那一刻起他就把“勾调”事业作为自己的人生奋斗理想,踏实稳健地走好自己的“勾调”人生。

何为品酒师?他是应用感官品评技术,评价酒体质量,指导酿酒工艺、贮存和勾调,进行酒体设计和创新……

2000年刚到北大仓酒体设计中心工作时,什么酒喝到贲照宇嘴里似乎都是一种味道,他甚至一度怀疑是不是自己入错了行。但师傅一直在鼓励他,每天带他品评各种酒样,有时每天品几十种酒样,由于频繁的品酒导致他的舌头发黑,但贲照宇仍然没有放弃。除了日常的训练,贲照宇还经常利用周末的休息时间,一个人钻到品酒室进行训练。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勤学苦练,终于练就了师傅所说的各种白酒滋味都能清晰地出现在舌尖上的技艺。贲照宇把几十种酒分别倒入几十个酒杯,先轻轻地摇一下杯,继而吸气闻味,再啜一口品之,便能说出每杯酒的香型、酒名称、年份,准确判断出每一杯酒的生产工艺、原料发酵容器以至于后处理及酒体设计的过程。如何练就这番高超的技能,贲照宇只答一个字,练。

贲照宇扎进这奥妙无穷的酒海里,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他心中的梦想之花,钻研着北大仓的酿造秘诀。凭借着师傅的教导和自身的努力,2005年贲照宇在黑龙江省评委的考试中脱颖而出,取得了省级白酒评委的资格。2010年通过黑龙江省的层层选拔,成为了第二届全国白酒品酒职业技能竞赛的选手,走上了全国赛场。这次竞赛除了要辨别酒液质量、酒度、单体香,还增加了对工艺的考核,酒样达100余种。贲照宇顶住各种压力,突破重重困难,终不负众望,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国家评委的资格,并获得了黑龙江省轻纺战线劳动模范的称号。2014年北大仓百年厂庆,这一天,贲照宇获得了北大仓第六届酿酒技艺传承人的荣誉。

贲照宇说,一旦尝出酒中奥妙,就会培养出感情,变成一种快乐。为了这个事业和理想,他在勾调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奋斗了20多个春夏秋冬。他与同事们一道刻苦钻研,攻克难关,不断地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的科研成果,用青春和智慧“勾调”北大仓的精华。由他带领团队研发的《香型融合创新生产低度北大仓酱香酒》荣获黑龙江省轻工业第十届自然科学技术学术成果一等奖。2009年,贲照宇带领科研小组,经过不断的实践、改进,成功研发了32°、42°、52°北大仓辉煌系列白酒。其中32°辉煌酒,经专家鉴定,解决了白酒降度后酒体单薄、欠丰满、单调、水味等现象,而且任意加冰加水不混浊。既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也开创了酱香型低度白酒生产的先例。此举推动了整个白酒行业的发展。2015年,贲照宇带领研发团队研发的42°北大仓国粮酒荣获了年度“青酌奖”,并在黑龙江省轻工业第十五届自然科学技术学术成果奖评审中获得一等奖。

贲照宇毫无保留、不遗余力地手把手传授新人酿酒技术,为了帮助新人能够早日独立上岗,他经常放弃休息,利用业余时间给新人们讲解白酒酿造、白酒品评勾调重点注意事项和细节等专业知识。并现场为大家亲自做示范。经过传授技艺,年轻员工们的技术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并逐渐成为技术中心的主力。

贲照宇在北大仓企业工作了26年,带出徒弟近30人,如今都已成为各个岗位的中坚力量。贲照宇说,他的心愿是希望把北大仓乃至中国的传统酒文化传承下去并不断创新,使北大仓和中国白酒技艺绵延不断,源远流长。

【原创】了不起!北大仓独有的“DNA”——北大仓酒厂建厂110周年系列报道“工匠篇”

段菊龙,中国酒业协会国家级白酒评酒委员,北大仓酒业首席质量官,高级品酒师,现任北大仓集团质量部部长,北大仓最年轻的技术骨干。

段菊龙,1987年出生于黑龙江,2006年考入东北农业大学学习生物技术专业,2010年大学毕业通过公开招聘进入北大仓集团有限公司工作。参加工作后,段菊龙进入酿酒车间实习,跟着酿酒师傅从润粮、堆积、入窖、蒸馏、摘酒等工序学起,丰富自己酿酒工艺和理论知识。在不断探索酿酒工艺流程中,他对中国北方酱香白酒工艺产生了浓厚兴趣。进入监测中心实习后,段菊龙熟练掌握了酿酒原料、酒醅和酒液成分的分析方法。实习结束后,他进入了技术质量部工作。2011年6月,段菊龙被派往四川泸州老窖公司学习深造,这一年,他的品酒技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段菊龙在从事技术质量管理及品评工作中,刻苦钻研酿酒品酒技术,秉承北大仓集团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为公司产品严把质量关。他在工作过程中加强生产工序质量管理,设立关键工序管理点,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工序进行严格监控。在原酒品评的过程中,遇到相关的质量问题,他会第一时间追溯酿酒生产现场,仔细寻找问题根源,练就了明察秋毫的“火眼金睛”。

段菊龙在负责质量管理的同时,品酒技能也得到不断提升,每次厂内举办品酒技能竞赛,段菊龙的成绩都名列前茅。2015年,段菊龙考取了黑龙江省白酒评委;2018年至2020年,他分别获得二级白酒酿造工、一级白酒品酒师、黑龙江省轻工行业企业标准化创新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20年在第四届全国白酒品酒职业技能竞赛黑龙江初赛上,段菊龙技压群雄,获得黑龙江省第二名好成绩,直接被推荐参加全国白酒品酒职业技能决赛,并取得优异成绩,晋升为“国家级白酒评委”,成为北大仓集团最年轻的国家级评委。现如今,段菊龙已经成为北大仓集团质量部部长,全面负责公司产品质量管理相关工作,他带领团队建起了一套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从而保证了工艺指标平稳,生产均衡,质量稳定,成为新一代北大仓人的优秀代表。

如今,北大仓酒在百余年的酿造历史中,酿酒技术不断改进和完善,勾调、品鉴师们用感官品评技术,评价酒体质量,指导酿酒工艺。到目前为止,北大仓集团工匠团队中,有刘建华、张晓山、贲照宇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奖励;刘建华、贲照宇、孙丽红、段菊龙、闫佳等5人为中国酒业协会国家级白酒评酒委员;李大鹏为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国家评委;张晓山、赵阳、孟祥来、庄运华、王聪、席春波等6人为黑龙江省酒业协会白酒评酒委员;赵阳、韩吉源、王聪、唐天宝、孙朋涛等5人为黑龙江省食品工业协会白酒评委,梯队建设确保了北大仓酿酒技术的绵延进步,北大仓酒的品质在高质量发展中稳步上升。

白酒文化源远流长,靠的是传承,更是创新。

【原创】了不起!北大仓独有的“DNA”——北大仓酒厂建厂110周年系列报道“工匠篇”

北大仓集团在传承工匠技艺的同时,积极实施科技兴企战略。他们先后成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酒类专业检测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北方酱香型白酒研究院,与全国各省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校企合作,研发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北大仓企业控股的“齐齐哈尔东北酒类检测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CNAS和CMA双认证的检测机构,检测水平国内领先。他们大胆地将航天科技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连续四次将北大仓酿酒原料:酒曲、高粱、小麦、二代酒曲先后搭载了神舟九、十、十一、十二号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利用高真空、微重力、强辐射、弱磁场的太空环境条件,进行太空育种试验,再经地面选育具有特定生物活性的优良菌种和粮食品种,改良微生物体系,提升高粱品质,酿造出更高端的北大仓白酒。著名白酒专家栗永清对北大仓的评价是:应天时、借地利、进人和、创新技、历史长、品牌强。

一粒米变成一滴醇香的美酒,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淀粉变糖变酒微生物化学转换过程,更凝结着酿酒工匠的辛勤付出。一代又一代的北大仓“匠人”在110年的时光岁月里,勤劳踏实的脚步踩遍了北大仓酿酒一线。他们看花判度;他们手测水分;他们舌辨酸度;他们或从一名懵懂的学徒工,亦或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一路走来,成为一代又一代熟练酿造的技术骨干,再到如今的国家白酒评委;他们用朴素和坚守,耕作在阡陌纵横的窖池间,用汗水浇灌出纯正的北大仓酒;他们择一事终一生,追求白酒的极致之美,无怨无悔。

他们——北大仓的工匠,是北大仓酒业发展的脊梁!

作者:龙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