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南飞”变“雁北归” | 大兴安岭地区人民医院打造“人才凹地 ” 成就事业发展高地
黑龙江
黑龙江 > 资讯 > 正文

“雁南飞”变“雁北归” | 大兴安岭地区人民医院打造“人才凹地 ” 成就事业发展高地

“昔日群雁南飞,如今相继北归”,这句话足以表述大兴安岭地区人民医院从人才流失到人才流入的喜人变化。

图片

2020年前,地区医院的人才流失状况,足以让一个科室的一项或多项业务无法开展,技术断流成为医院的一大“痛点”。

2020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的郭天阳,受到地区医院优厚的人才待遇吸引,由绿色通道引入地区医院,成为一名消化呼吸内科医生。

2021年,周冬冬在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完成研究生学业后,由绿色通道引入地区医院,成为一名中医科医生,并在疫情期间带领中医科主动承担起全院新冠患者治疗中医会诊工作。

2023年,原地区医院普外科医生陈柏宇,忘不了家乡热土,从浙江大学附属舟山医院辞职重新返回大兴安岭,在地区医院新组建的肛肠外科任负责人,挑起了大梁。

2024年,原地区医院骨科医生杨阳、急诊科医生杜婷婷夫妻二人,怀揣着发展家乡医疗事业的情感,在部队文职任职期满后,放弃大城市的优越条件,从秦皇岛双双返回地区医院任职。

……

从“雁南飞”到“雁北归”的嬗变中,郭天阳、周冬冬、陈柏宇、杨阳、杜婷婷,是一个个人才回流的剪影,更是地区医院构建人才发展雁阵格局,“引才有良方、用才有舞台、留才有温度”的生动体现。

大兴安岭地域偏远、环境艰苦、发展滞后,凭什么让人才逆势回归?又拿什么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地区医院用一次次的思想解放和一个个的措施落地给出了答案。

“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我们的法宝是用干事创业的舞台吸引人才,用真情感好政策留住人才。”说起人才引进工作,地区医院人事科科长姜波侃侃而谈。“医院领导对人才工作特别重视,从招人、留人、育人各个环节想办法、上措施,‘抢人’心情十分迫切”。

为此,医院利用灵活的用人招聘模式,搅动吸引人才“活水”、打造“人才雁阵”,从编外用工上寻找突破口,通过利用编内编外两种模式的相辅相成,来缓解人才紧缺的实际问题。

“地区医院在国内知名招聘网站365天全年招聘不停歇!”

“对符合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条件的人员,先通过一次医院组织的考试形式考取编外用工,获得相应的待遇,‘试用期间’愿意留下来继续发展的,再择机考取正式编制。”

如此“自由、人性化”的择业方式,一度让想进入大兴安岭医疗系统的求职者口口相传,一批又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具有专业知识的青年纷至沓来。

人才因事业而聚,事业因人才而兴。2018年以来,地区医院累计招录专业技术人员259人,其中医生72人、检验20人、药剂9人、护士125人、其他卫生专业25人、非卫生专业8人。2020年10月开始与丁香人才网合作,至今参加各类高校双选会301场次,收到应聘简历3000余份,创造了近20年内,卫生技术人员流动量首次呈现正增长的荣耀战绩,这里,已成为近悦远来、各尽其才的乐土。

图片

“人才要什么,医院就给什么。”姜波说:“无论是本土人才还是引进人才,都得让他们有干事的舞台,让‘英雄有用武之地’,不然怎么能留住人才呢。”

地区医院能够形成如今“百鸟归林”的用人局面,不仅仅得益于创新的观念和灵活的政策,还在于引进人才过程中冲破了户籍、身份、档案等方面的“高墙大网”,在社会保障、经济待遇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院领导班子在对待高层次人才的职称待遇问题上,向上争取到了“研究生绿色通道引进者不占职数兑现中高级职称”政策;从医院事业收入中拿出资金为引进医学“规培生”设立一次性奖励5万元的优厚待遇;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在评优评先上优先考虑,仅2023年就推选了3名40岁以下青年人才获得“最美医生”称号。

院党委在选人用人的导向上,对一批想干事、干成事、肯吃苦、讲奉献的青年人才委以重任,年纪轻轻就成为科室管理者。建立领导干部包保高层次人才机制,定期以座谈方式和老中青三个层面的人才联系沟通,为开展新技术和新项目提供充足条件,搭建干事创业的广阔平台。精细设计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以用工部门为主体招录实用性人才,对外地应聘者免费提供住宿......一系列新观念和新政策营造了引才用才留才环境的“碧水蓝天”,引来一批又一批身怀大志和绝技的“候鸟”在此安身立命。

图片

“地区医院不大,但是却给了我足够大的舞台,去实现梦想。”地区医院肛肠外科负责人、副主任医师陈柏宇在科室组建一年的时间里,已经成功完成各类肛肠疾病手术300余例,利用以往建立的学术圈资源使地区医院成功加入“中日友好医院肛肠专科联盟”,成为这所国内“肛肠专科国家队”医联体的一员。谈及未来的他神采奕奕,“再过几年,我们的技术、设施、诊疗水平都将赶超省内的一些大医院,我有信心把事业干好,我会和我们医院一起努力,走向发展的明天。”

“疫情时,家乡需要我,我回来了,如今医院把中医科和康复科交到我手上,这是信任,也是责任,我把在北京从医的媳妇也劝说来这里,安家立业一起奋斗,让家乡父老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诊疗服务。”地区医院中医康复科负责人周冬冬深情说道,“我们科室现在有三名硕士研究生,其他医生也都是本科学历,力量强大、未来可期,大家说好了要一同为家乡医疗事业发展倾尽所学、添砖加瓦。”

图片

消化呼吸内科医生郭天阳,是医院重点培养的青年业务骨干,他在多样化的技术提升平台上辗转着。在消化呼吸内科这个“大而杂”的科室里,他主攻呼吸系统疾病,还在科里的安排下掌握了胃肠镜检查和治疗技术。医院组建重症医学科后,他又主动要求在这个专门收治危重症患者的科室历练,学会了气管内插管及有创机械通气,学会了中心静脉置管和肺脏超声等技术,他曾在黑龙江省危急重症竞赛中获得第一名的战绩。

……

如今,在地区医院,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7名,新入职的基本上都是大学本科毕业生,这些青年才俊在各自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医院未来发展的栋梁之才。

这里,有思变图强的观念;这里,有创新发展的策略;这里,有实现梦想的舞台;这里,“想干事、能干事”的人才就能“干成事”;这里,高层次人才拥有量的巨大变化,印证了地区医院正在加速形成人才流“凹地效应”,给大兴安岭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是希望,是活力。

撰文:全媒体记者 李佳宁 胡瑞

图片由大兴安岭地区人民医院提供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