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将至,粽叶飘香。今年的粽子消费市场又有了新变化:传统口味的粽子虽然经典依旧,但含有健康养生食材的粽子已经成为了商家们进行口味升级的主要方向。近两日,记者对主城区部分大型超市进行走访,发现今年端午市场主打“低脂粽子”的杂粮粽、粗粮粽将“健康、营养”作为新卖点。
围绕主料“做文章”,品种老丰富了
蜜枣粽、八宝粽、紫糯栗蓉粽、五谷杂粮粽、果肉冰粽……临近端午,在大型超市内,不同风味的粽子琳琅满目。在比优特超市,有一排长长的“粽情端午”展销区,陈列的粽子根据品牌、重量、包装和风味的不同,价格从几元至上百元不等;在家得乐超市,常温、冷藏、礼盒、网兜等各式各样的粽子挤满货架,满减、打折等促销力度不小。
记者注意到,相较于往年把新口味作为招揽顾客的砝码,今年品牌商纷纷在粽子的主料——糯米上“做文章”,推出大黄米粽、乌米粽、燕麦粽、紫米豆沙粽等。
前来选购粽子的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这一两年大黄米粽在超市越来越多,黄米比普通糯米颗粒大且口感黏糯,吃起来口感更丰富,也感觉更健康。在北方,大黄米很常见,有很多人会将大黄米磨成粉,用其制作糕类美食,近几年,由大黄米为原料制作而成的粽子也逐渐走进人们视线,内里的馅仍比较“传统”,以红枣、赤豆为主。
“养生粽” 人气、销量双提升
“今年端午粽有大概50多个品项,有肉粽,有甜粽,今年多了养生类的端午粽,比如五谷杂粮、黄米粽、紫米粽等。”比优特超市销售人员介绍,在超市,“养生粽”的人气和销量双双拉升,6日一上午就卖出四十余个礼盒。记者看到,一位女士正往购物车中堆黄米粽礼盒,大概有八九盒,“我都是买来送人的,黄米的粽子比较养胃,黄米这种粗粮,家里人一直很爱吃。”对此,工作人员表示,新推出的黄米粽等粗粮粽子主要注重健康与口感,不仅丰富了市民的选择,也为传统佳节增添了一份时尚心意,很受市民欢迎。
值得提醒的是,粽子虽好,却不宜多食。粽子大多是糯米做的,而糯米不易消化,每次食用一定要适量,特别是老人和小孩消化功能比较弱,在食用时要引起注意,尽量少吃。同时,消费者购买散装粽子时应注意适量买入,避免吃变质粽子。冷藏或冷冻过的粽子,在食用前应用开水煮透,否则可能引发感染性腹泻。
哈尔滨日报记者 陈悦 文/摄
来源:冰城 +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