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蓝!水清!城净!大庆的“生态成绩单”
黑龙江
黑龙江 > 资讯 > 正文

天蓝!水清!城净!大庆的“生态成绩单”

6月4日

大庆市召开

2024年“六五环境日”新闻发布会

正式发布

《2023年大庆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图片

图片

据公报显示,2023年大庆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主要表现在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声环境质量稳定达标。会上还发布了2023年我市“无废城市”建设取得的成效。

图片

摄影记者:刘为强

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2023年,大庆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32天,优良天数比例为91.0%。

▶空气质量6项指标全部优于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其中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26微克/立方米;

▶臭氧(O₃)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第90百分位数为116微克/立方米;

▶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为41微克/立方米;

▶二氧化硫(SO₂)年均浓度为6微克/立方米;

▶二氧化氮(NO₂)年均浓度为17微克/立方米;

▶一氧化碳(CO)24小时平均浓度第95百分数为0.8毫克/立方米。

图片

图片

摄影记者:刘为强

水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2023年,大庆市水环境质量整体呈现改善趋势,全年改善幅度5.27%,排名全省第2位,是全省唯一进入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前三十名榜单的城市(第18名)。

2023年,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100%。

大庆市共有6个国控考核断面,包括白沙滩断面、肇源断面、嫩江口内断面、红旗水库断面、拉林河口下断面和古恰泄洪闸口断面。

5个(白沙滩断面、嫩江口内断面、肇源断面、拉林河口下断面、红旗水库出口断面)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国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83.3%。

古恰闸口断面在保持消劣基础上,主要关注污染物浓度进一步降低,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总磷同比分别下降24.9%、24.6%和22.9%。

声环境质量稳定达标

2023年,区域环境噪声的昼间噪声等效声级分布在44.2~65.2分贝之间,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3.1分贝;

夜间噪声等效声级分布在37.4~50.7分贝之间,夜间平均等效声级为44.9分贝;

按照《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 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HJ640-2012),昼间、夜间区域环境噪声总体水平等级均为二级,评价为“较好”。

2023年,城市环境功能区噪声监测点位共8个,其中1、2、3、4类功能区各设2个监测点位。各类功能区噪声昼间、夜间监测结果均满足国家标准。

图片

摄影记者:刘为强

“无废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大庆市开始进行“无废城市”建设以来,全市86项任务全部取得显著成效,各领域固体废物治理水平明显提升。

其中,工业领域累计完成10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和1家国家级绿色园区创建、2个园区启动循环化改造。

农业领域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3.2%、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率达90%以上、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88%以上,超额完成了省定任务指标。

生活源领域推进完成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场建成投用,全市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100%、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在学校、社区、企业、矿区等14个生产生活领域,累计创建569个“无废城市细胞”。

建筑领域推广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95.64%,装配式建筑推广建筑面积占比达20.01%。

危险废物领域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连续四年获评A级,1家小微企业危险废物集中收集试点单位全省优先投用。

另外,我们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深入谋划、主动争取节能降碳类、固体废物“三化”类优质工程项目达49个,已有26个项目建成达效。

目前,大庆市基于油田开发建设构建的“无废绿色油田”发展模式,基于圣泉生物质秸秆精炼技术构建的“生物质精炼一体化产业链”绿色发展模式,基于绿山再生物资回收构建的环境服务型“互联网+废品回收”等特色模式已初现雏形。

记者:晨晓

来源:微大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