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那个动议“冰城”一词的“老哈”走了|警官作家修来华逝世
黑龙江
黑龙江 > 资讯 > 正文

清明时节,那个动议“冰城”一词的“老哈”走了|警官作家修来华逝世

著名作家、曲艺大家、社会活动家修来华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4月2日逝世,享年82岁。从此,那个动议“冰城”一词的作家,为《哈尔滨日报》撰稿50多年的“老哈”走了。

1979年,随着电影《逛冰城》和音乐专题片《冰城之歌》的播放,使“冰城”这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名字传遍全国。1979年的《哈尔滨日报》第一次正式使用了“冰城”这个别名,以整版篇幅刊发的电影故事《逛冰城》就是修来华创作的。

据修来华的好友马伟国回忆:当时修来华是《逛冰城》的哈尔滨地接制片,这个片子原名叫《逛冰灯》,后来,修来华向编导动议名叫《逛冰城》,编导采纳了修来华的建议将片子定名为《逛冰城》。

修来华是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修正世界》报总编辑。曾发表曲艺、科普、小说、散文等500多万字作品,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忆海拾贝》、《修来华小说集》、《修来华摄影选》等,创作歌曲《和为贵》、《我爱》在山东省举办的企业歌曲大赛中分别获得了一等奖和优秀奖。他创作了自传体长篇小说《荣耀家族》、小说集《黄瘸子的覆灭》《夙愿》,诗歌集《往事如烟》,散文集《艺海星河》,回忆录《回声嘹亮》以及摄影集、歌曲集、书法集等,均被黑龙江文学馆、黑龙江省图书馆、黑龙江四大精神展馆收藏。曾获得我省曲艺功勋成就奖。

修来华祖籍山东高密,成长在吉林通化,少年时家贫,16岁来到哈尔滨投奔他大哥修来荣。由于个人努力、勤奋好学,1962年调入哈尔滨市公安局从警。修来华爱好广泛,涉猎曲艺、音乐、书法、摄影、收藏、小说创作、歌曲演唱以及艺术教育等诸多领域。1973年,修来华调入新阳路派出所工作,期间帮助沈阳一老汉找到失散40年的妹妹,俩人见面悲喜交加的场面,激发了修来华的创作灵感,他含着泪写了一篇数来宝《找亲人》,并演了这个段子,一炮打响,不仅荣获了全市汇演创作、表演一等奖,作品还发表在1973年12月18日《哈尔滨日报》副刊上。

修来华当年担任交警支队演出队队长期间,发现并推出了黄恺、博林、陆艺桥等文艺界名人。据悉,得知修来华逝世的消息,姜昆、董文华、杨洪基纷纷发来唁电悼念这位“老哈”。

我省老报人徐世明说,我省作家英才辈出,但提起警官作家修来荣、修来华俩兄弟,那是大手笔,哥哥修来荣创作过并荣获五个一工程奖的《陈龙传》和《特工行动》等十几部长篇小说,并以东莱派出所为故事原型的电视剧《无悔苍生》和描写1910年伍连德在哈尔滨抗疫的电视剧《浴火危城》。修来华更是杂家奇才,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写过谍战长篇小说,兄弟俩写小说、写新闻一直活跃在文坛报纸上。这哥俩虽然远去,但是他们写的哈尔滨故事会在读者的心中永生。

哈尔滨日报记者 申志远 文/摄

来源:冰城 +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