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鸡西:黑土地上崛起“中国石墨之都”
黑龙江
黑龙江 > 资讯 > 鸡西 > 正文

黑龙江鸡西:黑土地上崛起“中国石墨之都”

“百年煤城”鸡西,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因煤而建、因煤而兴,新中国成立以来累计为国家输送原煤10亿吨以上,是我国东北重要的煤炭产区。

随着资源型城市转型,黑龙江省鸡西市清晰地规划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从原矿开采到石墨新材料产业布局,步履不停,稳扎稳打,2014年被中国矿业联合会授予“中国石墨之都”称号。在这个位列黑龙江四大“煤城”的城市,经济发展不再单靠向下挖掘,一批石墨产业相关企业和项目正在此落地,一座“中国石墨之都”正在黑土地上崛起。

图片

鸡西的一家石墨新材料企业厂房

资源富集,政策助力

石墨是我国优势矿产,具有润滑性、易导电、耐高温等特点,是高新技术发展必不可少的矿产资源。

鸡西把石墨新材料产业作为转型升级的主导产业来打造,2023年,依托领导包联、企业家日、政企沙龙、企业家餐叙会等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解决石墨企业在融资、用人、林地等方面问题23项。同时建立石墨专班攻坚机制,鸡西市委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每月组织召开专题调度会议,扫清发展制约梗阻。

目前,鸡西市石墨生产企业已发展到66户,年处理石墨矿石能力750万吨,精矿粉产能62万吨,深加工制品产能61.5万吨。

延伸链条,向中高端发展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高速发展,石墨作为新型高效能源器件生产的关键原料得到大量应用,鸡西市打出促进产品产业链升级、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关键技术人才等政策“组合拳”,石墨产业链不断延伸。

围绕增链、补链、延链、扩链,鸡西市形成了绿色智能采选、耐火材料、蓄能材料、膨胀石墨材料、超硬材料、特种石墨材料、石墨烯材料、尾矿综合利用、石墨机械设备9个产业链条。2023年,鸡西市石墨碳材料产值达到60.6亿元。

鸡西市以终端产品需求为牵引,推动石墨产品由原料级、材料级向专用级、应用级延展,以链布局拉动产业集群发展,围绕产业链强化上下游协调发展。

据了解,2023年鸡西开复工石墨产业项目20个,完成投资25.4亿元,鸡西现有石墨纸、负极材料、高品级钻石、石墨电极、石墨烯等25种深加工制品实现产业化,石墨产业正朝着高端化、整合化发展方向加速迈进。

创新驱动,引领行业标准

敢于创新是鸡西石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

近年来,鸡西市加强创新平台建设,牵头组建了国家石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成“国字号”“省字号”科研平台7个,与哈尔滨理工大学、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高校协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2023年6月,2023中国石墨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兴凯湖石墨论坛)在鸡西举办,国内不少石墨产业的专家、学者及企业家前来参会,聚焦石墨产业发展现状,共话创新发展。

鸡西市政府相关部门梳理了石墨领域关键技术需求13项,推动7家石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科技项目对接,加速高倍率天然石墨负极材料制备技术研究、石墨烯柔性加热布、新型球形机项目等技术攻关,有效提升企业科技竞争力。

产业的良性发展需要完善的标准体系支撑。自2016年成立以来,坐落在鸡西的国家石墨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黑龙江),制定并发布了20项黑龙江省地方标准。国家石墨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黑龙江)以服务企业为切入点,借助科研人才的专业技术和多年积累的经验,优化服务举措,提升服务质量,服务企业创新,聚焦企业标准制定、企业检验检测能力提升,2023年服务鸡西十家石墨深加工企业,帮助培训企业检验检测人员。

来源:黑龙江省政府驻上海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