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婧茹:从“十四冬”站上世界大赛领奖台
黑龙江
黑龙江 > 体育 > 正文

杨婧茹:从“十四冬”站上世界大赛领奖台

杨婧茹的微信名是“Champion girl”——“冠军女孩”。

这个冬天,她是名副其实的“冠军女孩”——从“十四冬”青年组1000米夺金小露锋芒,到冬青奥会、青年世界杯1500米连续登顶,这名17岁的短道速滑小将从国内赢到了世界,让更多的人认识了她。

当记者问到她的微信名“是不是拿到冠军后新换的”时,她说,这个名字她已经用了好几年,用来激励自己,“现在我还远远没有完成自己的梦想,我还要继续激励自己更加努力,未来能参加冬奥会拿到好成绩。”

图片

杨婧茹“十四冬”夺冠后庆祝(黑龙江省体育局提供)

滑冰始于“偷学” 无缘市里比赛后暗自较劲

由于父母在外地工作,2006年出生的杨婧茹从小是姥姥带大的,上学也自然是在姥姥家附近的七台河市长兴学校。每天姥姥送她到村口坐校车上学,放学再到村口等校车接她。有一年冬天,杨婧茹的姥姥突然发现,杨婧茹放学回家的时间晚了,天天如此。开始时姥姥以为是杨婧茹贪玩,在学校和小伙伴玩的时间长了,很生气说了几次。后来杨婧茹仍然晚回家,在姥姥再三追问之下,杨婧茹说了实话——她加入了学校的滑冰队。

杨婧茹的家乡七台河市,因为培养出了杨扬、王濛、孙琳琳、范可新四位冬奥冠军,为国家夺得七枚冬奥金牌而闻名,并在北京冬奥会后被中国奥委会授予“奥运冠军之城”称号。在这座小城市里,短道速滑氛围浓厚,几乎所有学校都有滑冰队。杨婧茹在学校的活动课上学会并爱上了滑冰,于是主动争取加入了校队,每天放学后训练,练到学校初中部的放学时间,那么自然比其他同学晚很多回家。

知道了杨婧茹的秘密,起初父母不支持,年轻时当过田径运动员的姥姥也不支持。姥姥深知做运动员的辛苦,不舍得让心爱的外孙女走这条路。“我跟家里说,我是真的喜欢滑冰,因为我的坚持,家里才同意的。”杨婧茹说。

尽管现在成了人人羡慕的冠军,但小时候的杨婧茹却并不被教练看好。个子不高的她,身体天赋并不算好,连她自己都认为自己是努力型的。“一开始校队参加市里比赛,根本就不带我,我去找教练问为啥,教练说我水平不够。那次比赛最后也没让我去。”杨婧茹说。

图片

杨婧茹在“十四冬”比赛中(黑龙江省体育局提供)

这件事让杨婧茹心中憋了一口气,“好好练,滑得好了,总该带我了吧?”就是靠着这口气,杨婧茹在随后一年为自己赢得了参加市里比赛的机会。

“跳级”进入重点班 姥姥给她坚持的决心

彼时的七台河短道速滑体校正处于几十年来的最低谷,曾经的基础班到重点班的培养体系,在当时只剩下仅有十几名队员的基础班,重点班一度消失。面对即将青黄不接的局面,七台河市经过调研,开始重新搭建从基点校到基础班再到重点班的短道速滑队人才培养体系,并请回了已经在南方工作的年轻教练张利增回到七台河,重组重点班。“重点班去学校选队员,其实一开始并没有选我,后来张教练看我训练特别拼,才又选了我。”杨婧茹说。

图片

杨婧茹看冬奥奖牌

作为七台河短道速滑奠基人孟庆余教练的弟子,张利增从恩师那里继承了能吃苦、肯钻研,为了实现梦想不计个人得失的精神。新的重点班组建伊始,由于当时七台河缺乏室内场馆,张利增也像当年恩师孟庆余一样,把队伍带到哈尔滨训练。

但对于杨婧茹来说,当时的她面临不小的考验。从学校校队一下就到了体校的重点班,首先这种“跳级”让她需要更努力地跟上队友。另外,她不仅要离开家,更要离开家乡,“我性格比较要强,当众从来不哭,而且我也挺容易和队友好好相处的。但有时候我还是会偷偷钻进被窝里抹眼泪。”杨婧茹说,那段时间里,父母和姥姥给队里打来的电话,是她最大的安慰。曾经不愿意让她当运动员的姥姥,此时经常鼓励她:“既然选了这条路,为了梦想就要坚持下去。”

渐渐地,杨婧茹适应了集体生活,成绩也一直在提高。与此同时,在她的家乡七台河,短道速滑运动也正在迎来新的生机,通过基点校到基础班再到重点班的人才培养模式,曾经一度捉襟见肘的人才储备问题得以改善,重新拥有了堪称庞大的人才基础。同时,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场馆条件也得到了极大改善,七台河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多座室内冰场。在哈尔滨练了几年之后,重点班已经可以一年四季在七台河训练了。对于杨婧茹来说,回到七台河训练,一周能和家人见上一面,也成了她的幸福时光。

图片

杨婧茹参观黑龙江体育历史展馆

从“十四冬”到世界赛场 冠军瞄准大目标

七台河市在短道速滑项目方面的新作为,也受到了国家层面的认可:一方面,新的人才培养体系,成为被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重点推广的“七台河模式”;另一方面,张利增的工作也得到肯定,北京冬奥会备战、比赛过程中他成为中国短道速滑队的教练组成员,这个冬天他也是参加韩国江原道青冬奥会、青年世界杯的国家队教练组重要成员。对于七台河来说,下一步需要的就是“七台河模式”下培养的新一代运动员在赛场上用成绩证明这一模式的成功了。

无需等待太久,就在这个冬天,杨婧茹和伙伴们证明自己的机会来了。首先是“十四冬”青年组比赛,除杨婧茹获得女子1000米金牌和1500米铜牌外,还有张澜馨的女子1500米金牌、孙枭的男子1500米银牌和1000米铜牌等佳绩。几天后的江原道冬青奥会,杨婧茹以一块1500米金牌让自己一度成为“顶流”;随后的青年世界杯,杨婧茹和孙枭又分别获得女子1500米金牌和男子1500米银牌。

2月28日,在黑龙江省体育局的龙江体育历史展厅里,杨婧茹仔细地看着展柜里杨扬、王濛们的冬奥会金牌,眼中充满羡慕。看到冠军墙上王濛的照片,她开心地说:“王濛姐之前回七台河的时候还教过我们。”随后,在展馆门口的奥运会、冬奥会奖牌获得者展板前,她小声说:“什么时候这上面也能有我……”

杨婧茹火了,尤其在她的家乡七台河,那是一座很多出租车司机随口就可以告诉你“哪位冠军家在哪个小区”的城市。杨婧茹向记者讲起了一件小事:“前几天收到一个快递,快递员给我打电话时问我‘你是那个冠军吗?’……”杨婧茹说,其实她并不想现在就受到这么多人关注,因为她还只是青年组的冠军,距离成年组的冠军还有很大差距,所以要想实现冬奥会为国拿奖牌的梦想,她必须沉下心来,继续日复一日地努力训练。

来源: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转自龙江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