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工作,是穿行于地下,悠长的隧道是我最常看见的风景,车头的灯光只能照亮前面的一小段路,但是,我并不畏惧。因为我知道在不远的前方一定有明亮的灯火,会有期待我的乘客。”哈尔滨地铁3号线电客车司机郭慧鑫写下这样一段话。
过去的一年,90后小郭和他的同事们驾驶着地铁列车在地下隧道飞驰,旅客运送量数据也在持续变化:客流量年初单日90多万,年中的111.96万,年末单日达122.28万……小郭和他的同事们驾驶着地铁列车,一次又一次刷新着哈尔滨地铁客流量纪录。
小郭印象最深的是去年11月初的暴雪、大风、冻雨天气,灾害性天气给交通及市民出行带来了巨大压力,当月5、6、7日三天,连续迎来客流高峰,线网客流累计326.15万人次。在这次“大考”中,为确保广大市民安全出行,小郭和同事们奋战了72小时,睡觉合衣躺在列车车厢里。
从哈洽会、啤酒节的延时运营,到端午节通宵运营,年轻的地铁司机小郭和同事们,让每一名乘客以最便捷的方式准时抵达目的地。
随着2023年地铁3号线靖宇公园站、清真寺站、中华巴洛克街区站、北马路站的开通,3号线客流量增加了很多,列车从15列同时运行增加到了25列车同时运行。小郭说,“为确保25列车正常运行,有时候需要占用休息时间加班,虽然身体会些疲惫,但看到乘客们能够顺利到站,一切都是值得的”。
2023年这一年,也是经济复苏后地铁客流显著增加的一年。大客流对日常工作也形成前所未有的挑战。“高峰期,有的乘客着急上班,会抢上、抢下,导致列车关门时站台门和客车门之间夹物,”小郭每站关门后都会对空隙进行确认,防止夹物对乘客生命安全造成影响。一旦遇到乘客衣物被夹,小郭要重新开关一次车门,但这一个简单的操作会致班次产生50秒的晚点。事实上,早高峰单程运行2-3次的重新开关门已成为了常态。为此,司机需要在后续路程中,通过驾驶技术在确保行车安全情况下,与时间赛跑,把晚点时间追回来,保障地铁准点运行。
新年伊始,小郭最大的心愿就是,更好地运用驾驶专业技能完成地铁3号线西北环最后8站顺利开通后的工作,“3号线在全闭环运营后,线路图形状像一颗爱心,我们每天环绕这颗‘爱心’跑,希望能服务更多的市民和游客”。
来源:哈尔滨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