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看大庆油田如何科技领衔,以“量”制胜?
黑龙江
黑龙江 > 资讯 > 大庆 > 正文

2023年,看大庆油田如何科技领衔,以“量”制胜?

2023年,全年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7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7件,成功立项国际标准3项,申建的全国重点实验室成为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方向4个全国重点实验室之一。一组组数据、一项项成果,见证和记录了大庆油田2023年科技创新工作的铿锵步履。

过去的一年,大庆油田锚定“一稳三增两提升”奋斗目标,以科技领衔做精重点领域“存量”,做活新发展“变量”,做足科技成果“含金量”,让科技创新引领的发展浪潮在油田内外强势涌动,完善核心技术,做精重点领域“存量”。

2023年,大庆油田三次采油已实现连续22年产量超千万吨,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三次采油技术有力支撑了原油3000万吨高质量稳产。

大庆油田围绕长垣水驱控含水、控递减目标,创新发展基于单砂体内部非均质刻画的小尺度精细油藏表征、基于受力分析的微观剩余油分类评价等方法,发展以近阻组合注水优化及智能压裂优选为核心的大数据注采优化调整技术,建立“二三结合”两驱协同建产模式,持续拓展控递减新手段,近两年年产量递减幅度降至22万吨。

长垣外围油田发展完善单砂体精准注水技术,配套升级超短半径水平侧钻技术,创新形成转变注水开发方式治理模式,增产技术手段不断丰富。

采收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都将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大庆油田以技术创新为发力点,实现采收率连年攀升。一类油层聚驱后优选无碱中相自适应堵调驱体系,室内评价可较普通弱碱复合体系多提高采收率8个百分点以上;二类油层化学驱创新应用中相微乳液驱油机理和负盐度梯度设计理念,攻关定型出智能响应油藏的新型无碱复合体系,预计最终提高采收率18至20个百分点以上;在三类油层开展的先导试验效果显著,阶段提高采收率分别在13个百分点以上;外围油田自主研发出优势互补的内、外源微生物结合驱油体系及调控载体技术,创新发展微生物驱与化学驱结合的驱油方式,预计最终提高采收率6个百分点以上。

强化技术赋能 做活新发展“变量”

发展接续力量,是大庆油田谋求长远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大庆油田大力开拓新领域,拓展新区域,升级开发新技术,发展新能源新产业,不断做活新发展“变量”。

距离大庆油田3000多公里之外的川渝探区,不仅是蕴含着能源宝藏的希望之地,也是大庆油田“未来实现稳油增气的重要战场”。2023年,大庆油田深化控储控藏认识,明确储层形成机制,创新薄层云岩储层预测技术,强化岩相古地理认识,明确雷口坡组成藏条件,新层系取得重大突破;自主研制120摄氏度至160摄氏度耐高温缓速深度酸压工作液体系,在川渝探区潼深8井茅二段开展现场试验,压后试气产量达208.67万立方米,创造了中弱云化储层压后试气新纪录,川渝探区酸压工作液自主化实现“零”突破。

聚焦“双碳”目标,践行绿色发展,大庆油田以集团公司重大科技专项为依托,立足“打造国内最大二氧化碳非混相驱全产业链示范基地”,按照驱油、埋存、资源化利用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重点抓好CCUS全产业链各环节配套技术攻关,发展了水驱转CCUS开发设计技术,完善了二氧化碳驱采油工程配套技术,形成了二氧化碳驱油地面工程技术,为示范工程建设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引领集团公司实现CCUS规模化推广应用。

加快技术转化 做足科技成果“含金量”

没有“驴头”、不用“磕头”,照样把油采。2023年大庆油田自主研发的首批新型塔架式抽油机产油量稳定,节电效果显著,为一线生产注入了科技动能。

科技创新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将成果转化到实际应用中。大庆油田加快技术转化步伐,做足科技成果“含金量”。创新研制的127型超深穿透射孔器,通过美国石油学会(API)现场检测,创造了世界射孔器穿深新纪录;创新形成基于硫循环调控下的浸没式膜生物系统工艺技术实现水质稳定达标,为油田特低渗透储层“5.1.1”低成本水质处理工程提供技术支撑;申报的重力沉降式同井注采装备,顺利入选国家能源局第三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是集团公司唯一入选项目。

这一年,大庆油田成功申建全国重点实验室,以科学开发方式加速推动页岩油革命,开启能源总当量的“第二增长曲线”;

这一年,大庆油田作为国际标准化组织提高采收率分委会(ISO/TC67/SC10)秘书处承担单位,成功在阿联酋迪拜召开分委会首次国际会议,为提升我国石油开采技术的国际认可度和影响力贡献力量;

这一年,大庆油田化学驱油技术研发团队获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科技人才尽显担当。

百年油田,新声嘹亮;敢闯新路,一日千里。回眸2023,大庆油田科技领衔,以“量”制胜;展望2024,大庆油田将蓄满科技创新的源动力,在新的赛道上加速奔跑!

文字丨记者 林立叶

来源:大庆油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