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岔县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过程中,以推进林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统领,进一步补齐城乡短板弱项,创造良好人居环境,不断提升“森林里的家”品牌影响力,书写生态建设新篇章。
该县以创建国家森林、文明城市为载体,采取“文明教育为主,联合执法为辅”的方式进行,重点整治城区内、居民住宅区内各类违章搭建、破坏(占用)公共绿化、车辆乱停乱放、乱贴乱画等群众反映强烈的人居环境问题,切实改变城区内、部分居民住宅区内环境卫生状况。组织58个单位和部门的机关干部,对城镇内人居环境、生态环境进行了集中持续的整治,清理排水沟200延长米,清理小广告3500多个,清运垃圾2448吨,清除僵尸车150台、私搭乱建50余处、乱堆乱放杂物150多处,粉刷外墙300多处、楼道260多个。
该县按照因地制宜、宜绿则绿、乡土树种为主原则,树立“湖山结合、树园结合、针阔结合、灌草结合”的四季景观理念,着力推动“绿在城外”向“绿在城中”转变。全县绿化9条道路、小区8个,城区内栽种树木25701株,新增造林绿化面积334亩,乡镇村屯栽种树木18427株,县域绿化总面积801.5亩。
该县不断强化森林城区建设工程、完善森林城市生态福利体系,完成了中纬路1.5公里和站前街0.5公里林荫道路提升,新建兴林A区和兴林C区两个森林小区,新建水解厂机关和红地盘培训中心2个森林单位。森林村镇建设工程完成了森林乡镇588.8亩绿化建设,完成了森林村庄1272亩绿化建设,创建省级森林村庄3个(晨明村、沙山村、双河村),美丽林场绿化建设300亩。小兴安岭森林保育工程完成中幼龄林抚育249200亩,人工造林2000亩,改造培育29899.5亩。优质林特产品建设工程完成了北药种植15000亩,林下食用菌300亩。(记者 贾春华 宋勐)
来源:伊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