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竞争与质量提升协同发力 黑龙江“十四五”市场监管成效显著
黑龙江
黑龙江 > 资讯 > 政务 > 正文

公平竞争与质量提升协同发力 黑龙江“十四五”市场监管成效显著

“十四五”期间,黑龙江省积极主动融入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市场监管部门作为推进这项工作的“双牵头”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11月7日,在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七场上,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安虎贲回答记者提问。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安虎贲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安虎贲

安虎贲说,黑龙江省市场监管部门始终锚定促进畅通经济循环目标,坚持系统思维、“破立并举”,着力破除了一批妨碍公平竞争的卡点堵点和“隐性壁垒”,积极建立了一批有利于经营主体竞相发展的政策制度,让市场环境更加公平、竞争生态更加净化、市场循环更加畅通。

一是公平竞争制度规则进一步健全。设立省级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委员会。坚持柔性指导与刚性约束并重,推动出台黑龙江省强化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的具体措施,创新建立公平竞争审查会审、抽查、举报处理、“三函两书”等制度,发布平台经济、公共资源交易、政府采购等领域公平竞争和反垄断合规制度规则,持续增强公平竞争制度的预期性和可操作性。

二是不正当竞争干预行为有效规范。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运用AI大模型抽查政策文件10.9万件,修订、废止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168件。大力整治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立案查处行政性垄断案件15件。在全国首批开展深化地方标准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出台9项地方标准管理指南指引,清理废止地方标准1702项,推动地方标准制定流程重建、标准体系重构、制度体系重塑,从源头上纠治利用地方标准实施地方保护、构筑隐性壁垒等行为。

三是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更加高效。统筹运用规则引导、行政指导、约谈警示、跟进执法等梯次性监管政策工具,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建立反垄断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协作机制,强化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从严查处一起机动车检测领域垄断协议案件,黑龙江省市场垄断案件实现“零”的突破。持续加大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查办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593件,有效纠治侵权假冒、虚假宣传、商业贿赂、刷单炒信等不正当竞争乱象。

四是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成效明显。深入落实党中央关于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战略部署,加速推进地区市场整合和区域经济融合,积极推动东北三省一区在行政执法、企业信用、食品安全、标准认证、检验检测等方面深化区域协作、建立联动机制、实现“异地同标”,发起并联合查办案件224件,发布区域标准13项。大力深化“龙粤”合作,积极参与制定“湾区标准”,推动黑龙江省“龙江品质”与深圳“圳品”品牌互认,6家企业获得“湾区认证”,引领带动更多优势农林产品进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

“十五五”时期,我们将紧紧围绕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五统一、一开放”的基本要求,不断强化竞争秩序综合治理,持续优化市场环境,着力推动产品品质提升,为我省经济深度融入国内大循环、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在回答网友提出的质量强省工作进展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效时,安虎贲介绍,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质量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引,加快建设质量强省, 统筹推进标准、质量、品牌、信誉“四位一体”提升,为龙江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一是有效强化标准引领作用。加强国家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建设,构建龙江全域标准体系,服务和引领高质量发展。激发市场主体标准创新活力,全省自我声明公开企业标准6.4万项,制定实施“九珍十八品”等系列团体标准。推进标准全行业运用,制定11项冰雪运动国家标准,发布覆盖一、二、三产业和社会事业的地方标准1257项。推动标准“走出去”,国际标准化组织在我省对口单位达23个,提高采收率分委会秘书处等落户大庆油田。

二是持续推动质量水平提升。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动质量提档升级,提高供给质量。严格实施黑龙江省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方案,扎实开展“质量发展‘提升’行动”“质量基础设施‘夯基’行动”“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行动”,推动全省质量水平稳步提升。“十四五”期间,全省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年均增长0.57个百分点,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平均合格率年均增长0.32个百分点。

三是积极助力龙江品牌建设。培育塑造品牌,优化品牌发展环境,叫响龙江品牌。加强“龙江品质”品牌建设,42个产品及服务获“龙江品质”认证,推动与“鹭品”“湾区认证”“香港注册”“澳门认证”等对接协作。加强品牌宣传,发布“龙江品牌故事”宣传视频132个,阅读量超千万人次。加强品牌保护,打击侵权行为,查办知识产权违法案件5098件。

四是着力增强信誉赋能效应。打造龙江经营主体诚实守信形象,强化信用激励约束,构建“诚信经商”信用新生态。建成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信用数据库,归集公示信用信息2509万条,记名标记荣获中国质量奖等荣誉企业,对12.18万名失信者实施任职限制,服务97.93万户经营主体信用修复。推动构建信用评价体系,将评价结果应用到融资增信等22个场景。引导企业签署诚信经营承诺书,加强诚信宣传,营造诚信守诺氛围。国务院官网5月发布结果显示,黑龙江省信用指数实现环比正增长。

下一步,将继续坚持标准引领、质量支撑、品牌赋能、信誉增效,加快建设质量强省,有力有效服务龙江高质量发展!

来源:凤凰网黑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