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月的黑龙江,已进入秋冬交替时节,气温骤降、风寒效应明显,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同时,室内活动增多,也需警惕因空气不流通导致的疾病传播风险。为保障广大居民的身体健康,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十一月健康信息提示,提醒大家重点关注以下疾病和健康问题,并做好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
↘流感
流行性感冒(流感)来势汹汹,它不同于普通感冒,起病急骤,高热、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明显,部分患者还会伴有咳嗽、咽痛、流涕等呼吸道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儿童、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感染流感后,还可能引发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近期全省流感病例数上升,流行毒株主要为甲型H3N2,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易发生聚集性疫情,应继续做好防护。
预防流感,建议接种疫苗,预防流感,接种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手段,每年应及时接种含最新流感病毒毒株的疫苗。特别是学生、老年人及时接种尤为重要。减少聚集,在流感高发季,尽量少去人员聚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如商场、影院等。注意个人卫生,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用过的纸巾及时扔进垃圾桶。保证充足睡眠,每晚尽量睡足7-8小时,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修复免疫系统。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封闭环境中可经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大家不必过于焦虑和恐慌,做好科学有效防护即可。
建议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减少感染机会,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时,建议佩戴口罩。保持手部清洁,在触摸公共物品后、外出归家后,应及时洗手。保持室内通风良好,每天定时开窗通风,让新鲜空气进入室内,保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有助于抵御病毒的侵袭。如出现发热、乏力、咳嗽、呼吸困难、嗅觉和味觉减退等症状,建议佩戴好口罩,及时就诊。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主要症状为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斑丘疹、疱疹,部分患儿伴有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建议适龄儿童及时接种EV71疫苗,可有效降低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生风险。注意儿童个人卫生,教导儿童养成饭前便后、外出后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的好习惯。儿童的玩具、餐具等物品应定期清洗消毒,可用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避免儿童与手足口病患者密切接触,流行期间尽量少带儿童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托幼机构要做好晨午检和因病缺勤追踪工作,发现患儿及时隔离治疗,定期对教室、宿舍、玩具等场所和物品进行消毒。
↘水痘
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传染性极强,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儿童和青少年多见。发病初期常出现发热、乏力等症状,随后皮肤分批出现斑疹、丘疹、水疱,伴有明显瘙痒,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以胸、腹、背和头面部为主。
专家提醒,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最有效的手段,建议适龄儿童按免疫程序接种。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晒衣被,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一定消毒作用。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如必须前往,建议佩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隔离治疗,防止传染他人,隔离期一般至皮疹全部结痂干燥为止。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环境抵抗力强、感染剂量低,感染后潜伏期短、排毒时间长、免疫保护时间短,且传播途径多样、全人群普遍易感,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学校和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是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场所。感染后发病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极少数病例发展为重症。
预防诺如病毒,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和未煮熟的食物,饮用水要烧开。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如必须前往,要做好防护措施。
来源: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