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泉岭现代农业生态园双节期间多元经营激活现代农业新动能
黑龙江
黑龙江 > 资讯 > 鹤岗 > 正文

宝泉岭现代农业生态园双节期间多元经营激活现代农业新动能

图片

金秋十月,宝泉岭现代农业生态园内人潮涌动,国庆假期迎来接待高峰。宝泉岭现代农业生态园巧妙融合现代农业科技与休闲旅游元素,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

图片

图片

品牌引领,多元发展激活市场

近年来,宝泉岭生态园成功打造了极具影响力的菊花展品牌,通过创新"农业+旅游+文化"的融合经营模式,有效带动农产品二次销售。在菊展期间,园区精心研发了特色二销产品系列柴火吊锅鸡、菊花果冻、菊花饼等,这些特色产品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消费体验,更构建了从种植到加工、从体验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条,形成了以特色种植、农产品加工、品牌销售与旅游服务为核心的多元增收模式。宝泉岭现代农业生态园整体经营态势良好,国庆期间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实现总收入30.85万元。其中,以第十一届菊花展和花海景观为核心的秋季观光项目表现尤为突出,单日最高接待量达5000人次。

"这片菊海太美了!"正在菊花展区拍照的游客赞叹道。宝泉岭现代农业生态园精心打造的2万余盆,融合了300多个菊花品种,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热门景点。创新经营模式不仅带动了直接消费,更激发了农产品二次销售的活力。通过打造特色榨汁和特色礼盒等产品,宝泉岭现代农业生态园二次销售收入实现显著增长,成功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北国宝泉47度"区域性公共品牌已涵盖米、面、油、杂粮、山珍等11大类百余款产品,形成了买全域、卖全国的营销格局。

图片

图片

科技赋能,热带果实北方扎根

宝泉岭生态园节能日光温室内,南国风情的火龙果藤蔓蜿蜒生长,颠覆了游客对北方农业的认知。技术员李红娟介绍,通过精准温控系统,温室能在-30℃的寒冬保持25-30℃的恒温环境,为火龙果提供理想生长条件。园区经过多年攻关,筛选出红宝龙红水晶等优质品种,单果重达500克,每栋大棚年产量超3000斤。这些品种果肉饱满、甜度高,特别适应北方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采用立体栽培模式后,单位面积产量提升35%,采摘季从6月持续至12月,游客可全程体验从开花到结果的奇妙生长过程。

经过多年技术攻关,宝泉岭现代农业生态园通过荷兰小番茄的产业化种植,已实现年产增产30%、节水60%的突破。如今,这一科技农业版图进一步扩展——园区成功引入香蕉、木瓜等热带作物,通过智能温室模拟热带环境,配合椰糠栽培与水肥一体化技术,使南果北种成为现实。其中,小番茄的糖度提升至9.5%以上,果实饱满度与风味物质显著增加;香蕉和木瓜则通过分段式温控与补光技术,实现周年挂果。未来,园区将以科技番茄+数字热带水果双品牌战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图片

图片

研学实践,行走课堂寓教于乐

宝泉岭生态园作为热门研学目的地,国庆期间为孩子们打造了特色研学课程。学生们在第十一届菊花展中认识了不同菊花品种,了解其药用与茶饮价值,实现了从观赏到认知的升华;通过中秋文化影片,深入理解了团圆寓意的文化内涵。活动成功将自然教育与传统文化相融合,让孩子们在体验中学习成长。

宝泉岭生态园创新打造生态育人、实践赋能研学体系,依托现代农业与生态资源优势,设计劳动实践、生态科普、技能学习、文化浸润四条基础路线及灵活组合路线,获评省级科普教育培训基地,年接待研学团队超3000人次。课程体系立足智能温室、花海景观等7大核心场景,开发12门主题课程,形成三维教育矩阵,新增大米的故事、非遗植物拓印等12项实操课程,通过抖音等渠道开放招募,接待梧桐河学校等团体10批次、300余人次,并与萝北二校签订合作协议,被评为县首批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实现以生态促教育、以教育兴文旅的可持续发展。

图片

宝泉岭现代农业生态园将以此次双节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农旅融合发展。重点推进现代农业技术示范与推广,持续优化火龙果、荷兰小番茄等特色作物的种植技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完善研学课程体系,开发更多劳动实践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体验项目,打造特色研学品牌。通过科技赋能、产业升级、教育创新三位一体发展模式,持续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来源:黑龙江省宝泉岭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