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林:粮食画里“种”文化 美育丰收润童心
黑龙江
黑龙江 > 资讯 > 鸡西 > 正文

虎林:粮食画里“种”文化 美育丰收润童心

金秋时节,稻浪翻滚、硕果满枝,丰收的喜悦洋溢在黑土地每个角落。在虎林市,学生们将丰收的谷物带进校园课堂,变身成为传递想法的“创意画笔”,通过一粒粒谷物传递感受黑土地的文化魅力,农耕智慧与美育精神相融共生,打造特色校园文化DNA。

(虎林市迎春学校)

(虎林市迎春学校)

在虎林市迎春学校,染色、描图、排列、粘贴……金黄色的小米层层铺叠,洁白的大米整齐排列,淡淡的谷物清香与颜料的色彩气息在教室中交织,学生们与受邀而来的家长们围坐在一起,挑选谷物、DIY粘贴图案,通过指尖协作的默契配合将传统文化的韵味、农耕文化的厚重、家乡美景的灵动以及节约粮食的理念,一点点呈现在画板上。在与每一粒粮食的互动中,沉浸式体验粮食画创作乐趣,触摸感受丰收的质感、体会“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真谛。

(学生们用大米进行创作)

(学生们用大米进行创作)

虎林市迎春学校学生赵聆希说,她画的是春天,上面用大米一粒一粒排列整齐。以前总觉得大米只能用来吃,现在发现还能创作出画来,老师总对他们说粒粒皆辛苦,通过作画才明白,原来大米是可以有生命的。从现在开始,她也要珍惜粮食。

(学生家长陪伴学生一起创作)

(学生家长陪伴学生一起创作)

学生家长徐栋红说,学校举办的这次活动,她觉得非常的好,孩子平时忙学习,她也忙工作,相处的时间比较短,通过这次一起做手工,让孩子感受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创作)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创作)

谷物作“笔”、以画传情。虎林市将地域优势转化为教育优势的探索,不断推进“一校一品”特色文化教育,推动生活资源与教育实践的深度融合。打通“本土资源→文化传承→美育实践”的链条,通过创新课程内容与形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特色教育真正实现了从“单一课程”向“文化浸润”的升级。

虎林市迎春学校副校长赵景红说,她们想通过创作粮食画这种形式,打造有学校印记的特色教育。通过粮食画创作,让孩子们把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融进其中,学校开设粮食画社团的目的不仅是锻炼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还让孩子们在选粮、拼画、创作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

文:王新宇 殷盼盼 尹烨

来源:虎林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