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营造安全、有序、优质、温馨的假日旅游环境,黑龙江省聚焦游客体验和市场需求,推出十大服务保障措施,诚挚欢迎海内外游客在金秋时节畅游北国风光,体验优质服务,共度欢乐假期。
一、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推出“追秋之旅”“湖光秋韵”“红色旅行”“北极寻秋”“温泉度假”等十大主题线路,串联全省13个地市,涵盖3日短途游至7日深度游多种选择,可到金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七星山国家森林公园、汤旺河林海奇石景区、兴凯湖树洞公路赏层林尽染,至“华夏东极”抚远迎曙光、“神州北极”漠河找北端,前往水师森林温泉、连环湖温泉景区泡汤休憩,赴“中俄风情・边境潮玩打卡线”打卡黑河俄式美食、文创手作,在中俄民族风情园沉浸式感受“一城两国”意趣,全方位体验龙江秋日的独特魅力。
二、组织百余场精彩活动。推出剧场精品大戏、景区沉浸演艺、街区行进演艺、商圈互动演艺等多种形式,哈尔滨大剧院上演“‘乐’圆中秋”经典金曲音乐会,牡丹江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演唱会、朝鲜民俗非遗文化嘉年华,佳木斯市推出界江界湖游钓联赛、博物馆文物活化季,大庆市开展“踏着铁人脚步走”主题研学、国际稻草艺术节,伊春市举办五花山打卡集邮、松果集市。绥化市举办第三届秋收(寿)主题活动,大兴安岭推出采山民俗体验季,抚远市迎来蔓越莓丰收季,形成“一地一特色、天天有活动”的节日氛围。
三、实施消费促进行动。持续实施“百城百区”“百城千站”文旅消费行动,联合在线平台、金融机构、中国石油等推出优惠“大礼包”。开展“欢度国庆·惠聚龙江”文化和旅游消费周活动116场,发布文旅惠民政策20项。在重点街区、景点甄选推荐“哈尔滨红肠”“大豆冰激凌”“白桦树汁饮品”等秋游龙江“十大必购商品”。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鸡西、双鸭山、大兴安岭等地多家景区推出免费开放、门票减免等优惠政策。
四、深化红色旅游体验。结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推出“一核五区十线百点”红色旅游体系。重点打造哈尔滨红色旅游核心区,联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东北烈士纪念馆、侵华日军虎头要塞博物馆等场馆推出抗战历史联展。设计“林海雪原·抗联之路”“中东铁路·秘密通道”等主题线路,通过数字化导览、沉浸式讲解等方式,让游客在旅游中传承红色基因、汲取精神力量。
五、解锁特色美食体验。围绕特色餐饮、中俄美食、西餐文化等美食招牌,以及“黑土优品”“九珍十八品”等特色食材,策划哈尔滨“美妙食令”、牡丹江“中秋沸腾团圆宴”、双鸭山“寻味美食 畅游饶河”等30余场特色美食类促消费活动。推荐“齐齐哈尔烤肉”“大庆坑烤”“俄式风味西餐”“鹤岗小串”等秋游龙江“十大必吃菜品”,“哈尔滨师大夜市”“牡丹江东一中俄风情街”“佳木斯油坊胡同美食步行街”等秋游龙江“十大必逛美食聚集地”。
六、创新打造沉浸体验。开发文旅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百年中央大街迎来泡泡玛特全省首家S级木纹店,太阳岛公园引进的国宝大熊猫“芝士”“芝麻”,萌力全开,齐齐哈尔市推出“探秘星河”光影艺术节,哈尔滨市、大庆市将推出相声大会、Livehouse和脱口秀演出,大兴安岭地区推出漠口老街古驿路文化体验等。
七、提升入境便利服务。全面优化入境旅游服务链条。在口岸推行智能化通关措施,绥芬河、黑河、密山等口岸实现平均2分钟通关。全省景区、酒店、商业区增设外币兑换点和多语种服务标识,升级“中俄通”跨境文旅平台,提供五语种即时转译、景点导览、应急求助等功能。丰富入境消费市场供给,持续增加退税商店数量和布局,更好满足入境游客购物离境退税需求。
八、维护旅游市场秩序。持续实施十大涉旅监管护游行动,对交通秩序、旅行社和导游、旅游景点、旅游购物、旅游服务、旅游安全等领域开展专项整治和护游行动。引导涉旅行业全面履行旅行社、导游、景区、民宿、餐饮、出租车、客运、汽车租赁、旅拍、研学等十大行业自律公约,为游客营造良好的假日市场环境。
九、筑牢旅游安全防线。各级文旅部门全面开展节前安全排查,重点检查景区消防、特种设备、水上项目等环节。强化旅游景区、文化场馆和娱乐场所、旅游新业态、旅游团队出境游安全管理。要求旅行社严格落实旅游包车“五不租”要求,合理安排行程。
十、开展游客满意度调查。假日期间,将通过线上短信、景区问卷等渠道开展游客满意度问卷调查,广泛收集游客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真实评价与意见建议。我们将对调查结果进行系统分析,作为改进服务、优化产品的重要依据,持续提升龙江旅游的美誉度和游客体验。
来源: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