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照片里的红色故事 】电波永不消逝——张永兴、张克兴兄弟的地下情报战往事

【黑白照片里的红色故事 】电波永不消逝——张永兴、张克兴兄弟的地下情报战往事

照片上的人就是埋葬在齐齐哈尔西满烈士陵园的烈士张永兴、张克兴两兄弟。二人在地下斗争中先后牺牲。由于跟他们保持联系的上线和下线都被叛徒出卖牺牲,没有人能够证明二人中共地下党的真实身份,他们还被怀疑出卖了同志。解放后,他们终于被平反,并被追认为革命烈士。这是纪录片编导张思宇在拍摄《血战归来》时从张永兴烈士的女儿张阿丽处获得并保存至今的照片。

张永兴

张永兴

据编导张思宇介绍:1936年初,驻守在齐齐哈尔的关东军特务机关,发现了在这个城市的上空频繁而有规律地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电波,齐齐哈尔日本特务机关立刻作出反应,为了尽快找到这些电台,决定采取统一行动。这些电波就是来自代号“波波夫”的张永兴。张永兴(1896年—1937年),又名张新生。1932年2月,张永兴在南京遇到了同窗好友、中共党员刘进中。刘进中是受共产国际上海情报站负责人佐尔格的派遣收集情报,张永兴又结识了中共党员王兴让,于同年12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佐尔格指示刘进中让张永兴加入情报站。1933年,张永兴受党组织委派参加共产国际情报组织,同中共党员闻汉章一起去苏联哈巴罗夫斯克远东军区情报部学习情报工作技术。

1934年4月,张永兴与闻汉章学习期满,以商人身份潜至齐齐哈尔,建立地下军事情报站。同年12月,张永兴按约定时间前往苏联领取到苏制收发报机一台,安装在院中仓房内,每隔3至5天联系一次,每次50分钟,他们不断变换波长和频率。

张永兴建站发展情报人员,到1935年末,情报站已发展到20多人。为了便于掩护和收集情报,凡是情报人员都有合法职业。大量的军事情报集中到张永兴手中,经他整理分类,再分别用电台或交通员送往上级情报机关。

1936年7月,驻扎在哈尔滨的特务组织破译了“波波夫”传送的一些情报,当这些情报送到东条英机手上的时候,这个特务头子惊得倒抽了一口凉气。日本关东军的最高军事机密,构筑的所谓东方马奇诺防线有17处要塞、工程,赤裸裸地让对手“波波夫”给传送出去了。

1936年11月19日晚,冰雪包围着齐齐哈尔。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气温下,已经蹲守了两个多月的日本宪兵队终于抓住了张惠民谍报案的主要领导人张永兴,及其胞弟张克兴。

张克兴

张克兴

张克兴,共产国际情报特工,在齐齐哈尔东线情报站担任发报员。1937年1月5日与大哥一起被日本宪兵队枪杀,牺牲时年仅26岁。

供出情报组织的全部情况,直接导致张永兴等人被捕的叛徒叫蔡文赋,化名蔡秀林。张永兴等8人被枪杀后,蔡秀林被日军释放。解放后,叛徒蔡秀林被人民政府逮捕,海城县人民法院对他出卖张永兴等情报人员的罪行进行了审理。在齐齐哈尔档案馆,查到了关宪高第1154号文件,是当年日本宪兵队报告给东条英机有关张惠民谍报案的详细审讯记录。在这份长达17页的报告中,记载了张永兴及其兄弟张克兴在狱中坚贞不屈的表现,秘密档案记载,张永兴、张克兴哥俩在敌人实施暴行的情况下,始终不吐出一个字。

1988年7月7日,有关部门在审查了所有敌伪档案和走访了许多当事人之后,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会同黑龙江省国家安全局及北京市有关部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英勇牺牲的张永兴、张克兴兄弟重新修建了纪念碑,并举行了隆重的铜像揭幕仪式。

哈尔滨日报记者 申志远

来源:冰城+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