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2日世界孤独症日来临之际,记者专访了黑龙江省著名儿童孤独症诊疗和研究的领军专家、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六院发育行为儿科的武丽杰教授。武教授介绍,最新一项由复旦大学牵头的孤独症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全国孤独症发病率为0.7%,目前我国孤独症患者已超1300万人,孤独症患病率已占各类精神疾病首位。孤独症不再是罕见疾病,而是一类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需要全社会的关爱。
武丽杰教授介绍,孤独症的治疗方面,家长要知道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非常重要。目前国际公认的孤独症治疗途径,康复和教育训练仍是重点,而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持续保持每周25个小时以上的科学系统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早期干预训练以改善交流、认知、行为、情绪为重点,同时着重生活能力的养成。父母和家庭的积极参与是干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6岁前为儿童孤独症最佳治疗期
孤独症 (也称自闭症)是一类发生于儿童早期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以社交沟通障碍、兴趣狭隘、行为重复刻板为主要特征,严重影响儿童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孤独症通常起病于婴幼儿期,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治疗途径为康复训练,最佳治疗期为6岁前,3岁前开始干预效果最好,教育和干预的时机和干预强度尤为重要。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可不同程度改善患儿的症状和预后。
及早治疗是康复预后关键
武丽杰教授提醒广大家长,家长关注孩子早期的异常行为,及早发现孤独症,及早治疗,是解决孤独症康复预后的关键。儿童孤独症主要表现为两大核心症状,即:社会交流障碍以及局限性的兴趣和重复刻板的行为。虽然患病率逐年升高,由于病因不明,尚没有明确的药物治疗方法,能否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影响孤独症预后的重要因素。我国孤独症儿童诊断延迟的现象广泛存在,这与婴幼儿家长对孤独症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有很大关系,所以必须提高相关人群对孤独症的早期行为标志的了解才有可能做到早期发现和及时就诊。
非主流孤独症治疗方法良莠不齐
目前社会上对孤独症的治疗康复存在一些误区。对孤独症的康复,要应用循证证据支持的方法开展康复训练。网上流传的各种非主流孤独症治疗方法良莠不齐,迄今没有证据证明饮食疗法、排毒疗法、纯氧加压疗法、排重金属疗法以及尚处于探索研究阶段的生物疗法,能缓解任何孤独症的核心症状,更不用说治愈。不加判断地应用这些方法,很可能会伤害孩子的身体,更加延误孩子宝贵的康复时机。一位参与孤独症康复的患者家长表示,会积极参与孩子的治疗和训练,避开误区,帮助孩子提高生活能力,及早融入社会。
相关链接:
政府、社会、专业医生和家长应共同努力,为孤独症患者创造更美好的未来。目前我省和哈尔滨市对孤独症救治和康复提供了相应的补助政策。黑龙江省每名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补贴为每年 1.8 万元(10个月),哈尔滨市每年为2.4万元(10个月),此外,哈尔滨市已经将儿童孤独症治疗纳入医保,年度最高支付额度为1.8万元。
哈尔滨日报记者 董彤
来源:冰城 +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