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莪院士:让中国的耳朵听懂大海的呼唤
黑龙江
黑龙江 > 教育 > 正文

杨士莪院士:让中国的耳朵听懂大海的呼唤

他说,他这辈子最喜欢听海的声音。

每逢新生报到,他都会激情澎湃地嘱咐青年学子们:“一定要牢记,我们中国有幅员辽阔的蓝色海洋国土,需要你们去爱护它、守护它、保护它!”

他叫杨士莪。20日,记者从哈尔滨工程大学获悉,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水声工程学科奠基人、水声科技事业开拓者之一、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教授杨士莪,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3月19日22时58分在哈尔滨逝世,享年93岁。

“一生把大海倾听,一生为祖国追寻,他在深蓝大洋上开垦,让中国的耳朵听懂大海的呼唤。”——他被评为首届“龙江最美科技工作者”,在评委会颁奖词中,人们把潮水般的掌声送给这位88岁高龄老人。

日落日出,斗转星移,杨士莪在祖国蔚蓝色疆土上躬身耕耘,一干就是70余载春秋。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水声工程学科奠基人、水声科技事业开拓者之一、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杨士莪教授

许党报国 做国家水声科学领域“领航员”

上世纪50年代,“水声学”属于国家空白学科。为填补尖端科技领域空白,国家采取“紧急措施”促进水声学发展,在高等学校设置相应的新专业,培养水声领域青年人才。为了国家需要,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专业的杨士莪来到哈军工(哈尔滨工程大学前身),半路改行,从此与水声事业结缘。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改行后,不仅要在新的专业领域一点一滴地学起,赴国外学习时还要克服专业语言的障碍以及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异国生活方式。从1950年起,杨士莪历经9年艰苦研究和实践,终于“转行”成功,站在了我国水声学专业领域的排头。

“水声科学是涉及面非常广的专业领域,如果只是办声纳专业,难以获得更好的发展。不立这个标杆,不向这个方向努力,我们就永远达不到更高水平。”1960年,杨士莪着手拓宽专业领域,创建我国第一个理工结合、为国家战略服务的综合性水声工程专业,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他编著的《水下噪声学》成为国际上最早集中论述水下噪声机理的著作,他还出版国内最早的声学理论著作《声学原理》,讲授并指导编写了《水声传播原理》《统计传播》《水声学》等一系列课程和教材。

他曾动情地说:“科研人员的人生意义,就在于顺应国家、民族和时代的需求。”

哈军工纪念馆中,至今留存着杨士莪院士用日、德、英、俄4种文字记录的笔记。字迹工整、重点突出的笔记背后,是一代代哈工程人“以祖国需要为第一需要,以国防需求为第一使命,以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的价值追求。

杨士莪院士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勇攀高峰 引领中国水声走向深海

“国家受欺负,是因为你不行,得自己想办法站起来,把国家发展起来。”几十年的科研经历让杨士莪更加坚定了建设科技强国、海洋强国的信念。他经常对学生说:“要成为真正站立起来的人。”

1970年至1980年,杨士莪作为水声测量系统的负责人,领导完成洲际导弹“落点水声测量系统”的研制工作,为国家海洋工程技术相关领域发展提供了经验,作出了重要贡献。21世纪,“蛟龙号”“科学号”所用的国产高精度超短基线定位系统,追根溯源都可上溯到这一项目的研制。

1994年4月,悬挂着五星红旗、承载近百名科研人员的两艘水声科学考察船驶入中国南海。作为考察队队长和首席科学家的杨士莪十分激动,这是中国首次具有战略意义的水声科学综合考察,也是第一次由我国科学家独立指挥和实施的大型深海水声考察,堪称中国水声界从浅海迈向深海的第一步。

船行进至深海,赤道附近的太阳几乎垂直高悬于头顶,甲板温度接近70摄氏度。当时,年过花甲的杨士莪和所有队员一起忍受着高温酷热进行科研。长期工作,淡水告罄,他们便把船上的压舱水烧开了喝。“有时候科研跟打仗似的,该咬牙的时候就得咬牙。”他说。

几十年来,杨士莪始终走在中国水声科教前列,作为中国水声定位方法最早的提出者和技术决策者,为中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定位系统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中国水动力噪声研究的先行者之一,主持设计建造中国首个针对声学研究的“重力式低噪声水洞”;在制定我国水声发展规划、确定水声学科研究方向、指导和促进我国重大水声科研和工程项目中,他发挥了核心作用。

“夕阳虽落苍山后,犹映晚霞满天红,人虽然退休了,但为国家作贡献的脚步不能停。”90多岁的杨士莪仍然身体力行参加相关科研项目的海试。

80年代中期,杨士莪在实验室指导硕士研究生

潜心育人 培养国家急需尖端人才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这是杨士莪院士对党和国家最深情的表白。

2021年,作为“光荣在党50年”的老党员,杨士莪院士在哈工程召开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心潮澎湃地唱起红歌《唱支山歌给党听》,他犹如一面许党报国“行走的旗帜”,全场师生为他身上体现的爱国、创新、求实、奉献的科学家精神所动容。

“我很幸运,年轻时遇到许多好老师。我深知良师对于做学问的人的重要性,所以更要教好青年学子。”杨士莪常常谈起青年时期受到的良好教育。他的一生也致力于水声专业的人才培养。

杨士莪院士保持终身学习的勤奋状态,对知识、科学的追求和对于新事物的敏感和好奇,是他一生前进的不竭动力。70岁时,他学会打字,自己打论文;85岁时,他开始学习计算机编程,自己验证新的算法。他始终葆有思想的活跃和启发创造性思维,让他的年轻学生们常常感到望尘莫及。

年过90的杨士莪仍奋战在教学科研一线。每年坚持为本硕博学生授课,依旧写满好几个黑板的工整板书,讲最前沿最急需的知识,对教学、对学生从不敷衍应付。学生们都说,请杨院士审阅修改论文,一两天就能得到反馈,意见和建议也都写得清清楚楚。

外场试验、学术会议、顾问咨询……杨士莪的日程表经常排得满满的,但他从未因活动忙而错过上课,只要回到哈尔滨,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耽误的课补上。讲课时他的语速平缓、声如洪钟,而且从不坐着,出了名的“一站到底”。

杨士莪院士“一站到底”为学生授课

杨士莪院士在实验室指导学生

“希望我们的后浪,在国家的支持下,为中国海洋事业、水声事业作出更大贡献。”在杨士莪的感召下,一代代水声人艰苦创业,把水声事业推上更高台阶。

如今的哈工程水声工程学院已经成为我国著名的水声科研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作为中国首批博导,杨士莪参与培养了中国首批水声专业骨干和年轻教师队伍,建立了首批国家重点学科、首个水声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首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从教70余载,中国水声领域的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曾受他指导,培养了硕士、博士研究生110多名,受教学生达数千人,为中国水声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图片由哈尔滨工程大学提供)

记者:赵一诺

来源: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